《建筑施工QC小组施工楼层垃圾排放方法QC成果报告成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QC小组施工楼层垃圾排放方法QC成果报告成果汇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施工楼层垃圾排放方法创新型课题类型:创新型单位: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小组名称:御花苑天珑湾QC小组时间: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小组名称御花苑天珑湾科研创新QC小组课题名称创新实用型施工期楼层垃圾排放方法小组类型创新型成立时间2011年10口主册时间2011年10月TQC水平接受TQC教育平均48小时以上,部分小组成员已取证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小组分工I王永宏男39本科工程部经理技术顾问2潘华松男43本科公司副经理技术顾问3刘其亮男37本科项目经理组长4杨绍强男31本科项目副经理副组长成5刘炫辰男24本科内业技术员记录员员6张晓刚男25本科主管工长组员情7许光和男65中专质安
2、主管组员况8康彦杰男23大专栋号工长组员简9李彦富男39中专机电主管组员介10曹一辰男23本科工长组员11陈建林男25本科工长组员12周阳男22大专工长组员13黎光荣男37中专焊工班长操作人员14刘勇男37中专木工班长操作人员15黎光荣男焊工组员御花苑天珑湾地处东莞市南城区蛤地路,座落在美丽的水濂山湖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本工程是由东莞御花苑商品住宅建造有限公司、东莞水濂山商品住宅建造有限公司开发,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46756.3,其中地下一层,地上8层一28层,其中8层建筑12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次QC创新课题为“创新实用型施工期楼层垃圾
3、排放方法,我们倡导绿色施工,但就施工作业的特殊性而言,总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建筑垃圾,而本次选题就是意在寻求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工程在施工进行中,塔楼内部垃圾排放的问题。由于本工程为重点工程,且施工环境是在小区内,所以其特殊性决定了工程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满足更高的要求。而就具体施工而言,本工程施工工期紧,施工条件复杂(紧邻水濂山湖),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铲运垃圾,标准层(含装饰装修)总共要十个台班左右时间,效率很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加大了工程成本。而楼层内作业环境较为狭小,垃圾散乱堆放会对施工带来不便,在临边洞口处,也会成为安全隐患,转运垃圾时的粉尘废屑更
4、会对安全文明施工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创立一个安全、经济、有效的垃圾排放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次QC小组以研发新型垃圾排放方法,解决楼层内垃圾排放问题为目的,意在探索新型垃圾排放方法,安全、高效地排放楼层内建筑垃圾,降低施工成本。1.突破口提出根据目标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施工条件和情况,我QC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就垃圾排放这一问题提出了如下突破口:1)采用施工升降机转运垃圾;2)采用塔吊吊运垃圾;3)配合卸料槽,采用人工铲运的方式招垃圾直接倾泻至塔楼外;4)设立专门的垃圾通道,使之能安全快捷地排放垃圾而不影响正常施工工作。2.突破口分析1)施工升降机转运采用施工升降机转运垃圾,垃圾排放的安全能
5、够得到保障。但是这个方法受限面广,只能在安装了施工升降机的塔楼进行,而且会和材料的运输相冲突,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成本相对较高。2)塔吊吊运采用塔吊吊运垃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垃圾排放方式。但是这样一来,就使现场材料的运输得不到保障,同样也会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加之塔吊只能吊运顶板面和有卸料平台的楼层,所以受限面依然很广,而且,使用塔吊还会造成机械费用的上升,成本较高。3)人工铲运采用人工铲运,再配合卸料槽让垃圾自由落体倾泻至地面,虽然工作效率高,施工方便,但需要解开安全网,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不符合安全施工规定,。4)设立专门的垃圾通道设立专门的垃圾通道,可以使垃圾便捷
6、有序地排放,不会有安全隐患,而且适用面广,同时不影响正常施工,不会与工程施工进度相冲突。但是从未使用过,无相关施工经验。3 .突破口选定四种突破口比较,如下表所示:序号突破口分析评估综合得分选定方案优点缺点可行性经济性质量保证预计有效性1施工升降机转运安全1 .受限面广2 .影响工程进度3 .成本高22329不选2塔吊吊运吊运范围较广1 .受限面广2 .成本高3 .影响工程进度21227不选3人工铲运效率较高1 .高空抛物危险2 .施工不文明O3O14不选4专门的垃圾通道L安全、效率高2.多层建筑均可使用3.不影响工程进度需自己摸索施工经验335415选用注:评估高为5分,最低为。分4 ,提出
7、方案根据所选定的突破口及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我QC小组提出如下方案:选用直径300的波纹管做为排放垃圾主管道,用角铁焊制的卡环将管道固定在主体上,管道采用桶接方式随塔楼主体的上升而分节搭设。在距楼面K)OlnIn的管道处开口(200*200),作为垃圾的入料口,人工将垃圾铲入入料口,使其通过主管道泻落至地面,再集中运至垃圾站。序号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1学习培训掌握波纹管的材料性能和垃圾排放系统的施工工艺内部培训10.10-10.15王永宏2初步实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施工条件,初步获得垃圾排放系统的施工方法准备所需材料10.16-10.18李彦富编制施工方案10.16-10.20刘炫辰
8、进行技术交底及现场施工10.21-10.23康彦杰检查效果10.22-10.27杨绍强许光和3修改完善完善垃圾排放系统并推广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完善方案10.2810.29刘炫辰现场施工10.30-11.02康彦杰检查并推广11.01-11.06杨绍强许光和L学习培训:王永宏经理组织QC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培训,学习波纹管的材料性质及整个垃圾排放方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在这次方案中,波纹管作为垃圾排放的主管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 初步实施:1)材料及机具准备材料:波纹管、角铁等。机具:切割机、电焊机等。2)施工方法按照事先选定的立管地点,将波纹管垂直外立于楼层间,用角铁焊制的卡扣将其扣住
9、,卡扣另一端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塔楼主体上,再在距楼面300Innl处的管道上开口(200*200)作为垃圾入料口。主管道下口距地3m。垃圾通过管道下落至主体外地面,再人工铲运集中送至垃圾站,方案施工照片:3)施工情况A:桶接立管B:管道固定C:入料口切割严格按照方案、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督促工人精心施工,同时认真进行了质量三检制度。3 .发现问题经过6次试验,我们发现如下问题:A.上层垃圾排放时,垃圾会从下层管道的入料口回落入楼层;B.垃圾通过主管道泻落至地面时,易飞溅和对外架造成冲击,存在安全隐患,且垃圾下落后基本都堆留在外架与主体之间,不方便铲运;C.工人在铲送垃圾进入料口时,易误将小量垃圾直
10、接铲抛出楼层外,存在安全隐患;D.垃圾泻落至地面时,会扬起很大的粉尘,污染环境,影响文明施工。4 .方案第一次完善针对以前试验所暴露出的问题,我小组做了以下改进:A.在主管道入料口处加设小盖板,并固定在管壁上,盖板可开关。在上层垃圾排放时,下层管道入料口盖板一律关闭,以防止垃圾回落;B.在主管道下口斜搭卸料槽,卸料槽外口伸出外架,使下落垃圾通过卸料槽滑出外架,避免了垃圾坠落冲击外架,方便铲运。并且在管道下口与卸料槽接口处,用安全网包裹,以避免垃圾飞溅;C,在楼层内增制与垃圾入料口匹配的小卸料槽,让工人在铲运垃圾时,先将垃圾铲入小卸料槽内,再通过小卸料槽自身坡度将垃圾滑送入主管道,并在管道入料口
11、两边加设挡板,以防止工人误将垃圾直接铲抛出楼层;D.在卸料槽出口处用钢管搭设垃圾站,并设门,方便工人铲运垃圾出入。垃圾站四周和顶部用胶合板密封,排放垃圾时将门关闭,使垃圾站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从而杜绝“尘土飞扬”的现象。方案改进后照片加设小盖板垃圾出料口的卸料槽楼层内挡板和卸料槽下部垃圾站5 .效果检查通过实施对策措施,效果非常明显,之前试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彻底改进,楼层内垃圾的排放情况得到明显改观,但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A.塔楼主体施工中,一些大块的垃圾必须砸碎后才能通过主管道排放,不方便工人操作;B.垃圾在下落过程中,容易擦刮管道内壁,使波纹管内壁破裂,且管道下口卸料槽处的安全网容易
12、挂住碎屑,导致出料口堵塞;C.每一栋塔楼必须配有一个固定的垃圾站,浪费资源。6.方案第二次完善考虑到整套方法在现场的推行和后期塔楼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及新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方案完善,调整方法如下:A.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主管道直径改为400Innb垃圾入料口口径改为250Innb以便于垃圾更顺利的排放;B.用柔性黑色波纹管代替原来的脆性白色波纹管,增加主管道的抗冲击性,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并将管道下口卸料槽用模板全封闭,以防止垃圾擦挂,使通道畅通;C.垃圾站统一尺寸,用角铁及钢管焊制龙骨架,外包铝皮,采用工具化装配并设脚轮,使垃圾站可拆卸移动,并能很快拼装并投入使用。6
13、.第二次方案改进后照片新采用的黑色柔性波纹管(管径40Oninl)工具式装配的垃圾站及全封闭的下口卸料槽8.对策实施及检查表序号对策实施内容检查结果评定情况1学习培训王永宏经理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学习波纹管材料性质和系统安装工艺按期进行,达到要求对策措施已实施,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培训,全员对材质情况和整个系统的施工工艺有了全面的了解。评定人:王永宏2初步实施由李彦富工长进行材料推备,刘炫辰编制垃圾排放方法方案,康彦杰工长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及安装施工,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由杨绍强经理和许光和工长对运行效果进行检查,并组织小组成员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按期进行,达到要求对策措施已实施,垃圾排放管道试安装完成并进行了试运行,效果明显,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商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评定人:杨绍强许光和论及提出解决方案3修改完善针对前次试运行暴露出的问题,由刘炫辰进行方案的完善,由康彦杰工长进行现场施工的改进,并由杨绍强经理和许光和工长对改进后的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定,达到预期要求后,将系统推广并投入到施工生产中按期进行,达到要求对策措施已实施,通过对前次试运行中问题的改进,该垃圾排放方法已能正常运行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