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冷凝集素疾病的诊疗进展(全文).docx
《2022冷凝集素疾病的诊疗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冷凝集素疾病的诊疗进展(全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冷凝集素疾病的诊疗进展(全文)冷凝集素疾病是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AIHA)中的重要类型,临床表现为冷凝集素(CA)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及周围循环症状,包括原发性冷凝集素病(CAD)和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CAS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新药的出现,冷凝集素疾病的诊治有所进展,本文我们就近年来冷凝集素疾病诊治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尤其关注近年来针对B细胞治疗及补体抑制剂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一、CA特征认识CA是由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低温时凝集红细胞启动补体介导的溶血。其生理功能始终没有明确,可能为原始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残留。虽然CAD与CAS中都有CA,但两者的CA具有不同特征。首先,产
2、生CA的细胞在CAD和继发于淋巴瘤的CAS中是单克隆的,在继发于感染的CAS中是多克隆的。此外,90%以上CAD患者的CA是对红细胞表面I/i血型抗原特异的单克隆IgMK,偶有对Pr抗原特异的;而CAS的CA是对I/i特异的IgG或IgM,轻链表型可以是人或K。在CAD中zCAIgM重链85%以上是由14号染色体q臂上的IGHV4-34基因编码,该基因是CA活性的基础。IGHV4-34FRl对识别I/i抗原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许多患者的IGHV4-34FR3发生了KLS序列突变,该突变增强了与I抗原结合的能力,而其突变数量与较低的HGB水平相关。除此之外,与I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还取决于重
3、链互补决定区3(CDR3)和轻链可变区,而轻链多重结合序列的细微差异可能导致热振幅和临床表型的差异。80%CAD患者的K轻链是由IGKV3-20或IGKV3-15基因编码,这些基因也和I/i抗原的识别结合有关,且大部分IGKV3-20重排患者表现出高度同源的CDR3区域,这对研发针对CAD的抗免疫球蛋白轻链疫苗提供了基础。二、冷凝集素疾病特点及分类既往的许多文献将CAD和CAS混淆使用,而实际上CAD与CAS有所不同。CAD年发病率约为1/100万,占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13%15%,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和遗传特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LPD),疾病状态常表现为慢性持续性。1997
4、年Berentsen等在13例CAD患者中发现了克隆性证据,CAD被认为是一种单克隆LPD。随后CAD一度被认为是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边缘区淋巴瘤(MZL)等克隆性LPD及华式巨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疾病。2014年Randen等研究了54例CAD患者的骨髓标本,在这些B细胞中,未发现浆细胞样细胞学特征或浆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MUMLXBPl和BLIMPl的表达,少数的成熟单克隆IgM+、IgD-浆细胞存在于淋巴结节外,并散布在整个骨髓中。未检测到典型的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MYD88L265P突变。除1例患者外,未显示BCL6内含子1的突变,这表明淋巴瘤细胞在生发中心尚未成熟。该组
5、病例标本表现出均一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不同于已知的任何一种LPDo2018年Malecka等通过外显子测序等方法检测了16例CAD患者的骨髓样本检测到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未显示的KMT2D突变(69%)和CARDll突变(31%),提示KMT2D和CARDll突变可用于CAD的诊断以及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鉴别还可作为靶向治疗的基础。这些证据都强烈表明CAD是与LPL、华式巨球蛋白血症等不同的实体。由于CAD是一种惰性疾病,不会发展为全身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故将其称为“原发性CA相关性LPDz与继发于淋巴瘤的CAS相区别。Cesana等建议将少数存在单克隆IgM介导的临床症状但没有骨髓LPD证
6、据的CAD在临床上诊断为IgM相关疾病。在CAD患者中发现最早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是完全或部分3号染色体三体(3或+3qX在最近一个包含了12位CAD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所有样本都有+3或+3q,大多数患者显示出12号或18号染色体三体,而1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治疗反应更差,猜测可能与抗凋亡基因BCL2的上调有关。Berentsen等认为可将BCL2抑制剂Venetoclax试用于对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CAS较少见,常继发于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感染及恶,的中瘤、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病,可为一过性或持续性溶血。CAS引起的溶血常在原发病控制后明显改善,这一点明显不同于CADo随
7、着C0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继发于C0VID-19的CAS有多篇报道,猜测可能与C0VID-19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和细胞因子风暴有关,也有接种C0VID-19疫苗后CAS加重的报道,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温冷抗体混合型AIHA(mAIHA)是AIHA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因为也存在CA介导的溶血,有时可与冷凝集素疾病混淆。mAIHA可原发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患者通常具有高TA(30)CA,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对IgG和C3均呈阳性,溶血通常更严重,较少出现冷凝集素疾病常见的微循环症状,初治治疗的mAIHA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但极易复发并常发展为难治性AlHA。冷凝集素疾病患者的C
8、A的TA大多30oCrDAT对C3呈强阳性,通常对IgG呈阴性,也有极少数患者对IgG呈弱阳性,90%以上的患者除溶血外可出现寒冷引起的肢端发绢、网状青斑、雷诺现象等微循环症状,通常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三、治疗CAD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轻症患者通过保暖、输液加温、防治感染等非药物治疗即可改善,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性贫血、输血依赖或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的循环系统症状时可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针对B细胞的治疗以及补体抑制剂的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脾切除术等,疗效较差。针对产生CA的B细胞的治疗为源头治疗,优点是7寸溶血及微循环症状均有效,缺点是起效较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凝集素 疾病 诊疗 进展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