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docx
《2023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摘要腹膜是结直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腹膜转移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晚期阶段。种子一土壤学说和寡转移学说是腹膜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主要假设。近年来,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相关的机制研究逐渐深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腹膜转移灶的形成依赖于多种分子的协同作用,以完成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至定植于腹膜并形成转移灶的全过程,而肿瘤微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治疗方面,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除全身化疗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腹膜转移的治疗中,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
2、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1。远处转移是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部位常见于肝脏、肺和腹膜2-3。相对来讲,腹膜转移较为少见,但也有文献报道高达25%的患者发生腹膜转移4o结直肠癌合并腹膜转移的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有效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发生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1年生存率在10%以下5。针对晚期恶,的中瘤患者,NCCN指南推荐全身化疗,但血-腹膜屏障导致腹腔化疗药物浓度低,对转移性腹膜癌治疗效果欠佳6-9o而腹腔灌注化疗虽能有效提高腹腔药物浓度,但用于治疗腹膜转移的药物十分有限,并且尚无针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药物开发或筛选。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
3、常合并其他远处转移,但也有部分患者仅有腹膜转移,提示结直肠癌转移的器官特异性及机制的复杂性10。综上,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亟待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来理解其生物学机制,并探索相应的治疗新策略。一、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病理机制1 .种子-土壤学说:临床上通常认为,腹膜转移的病理机制为种子-土壤学说,该学说最早由StephenPaget于1889年提出,原发肿瘤中的肿瘤细胞脱离成为种子,到特定的土壤器官定植并发展为转移灶11。基于此学说,腹腔游离肿瘤细胞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病理学基础,癌细胞与腹膜表面特定结构学L三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癌细胞在腹膜定植和增生的微环境J种子-土壤学说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
4、eductivesurgery,CRS)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HIPEC)的理论基础,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位于壁层及脏腹膜的肿瘤结节,清除腹腔游离细胞8,12。2 .寡转移学说:临床上尚存在T13期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此类患者肿瘤细胞未突破浆膜层到达腹腔形成游离细胞。因此,腹膜种植学说无法解释T13期腹膜转移的机制。解释这一现象最合理的替代机制是WeiChSelbaUm和HeIIman提出的寡转移学说13。该学说认为,远处转移是脉管中的微转移肿瘤细胞种植于特异性靶器官造成的,如通过血液播散13。此概念解释了
5、肿瘤转移的靶器官特异性,即在全身多处转移之前存在一种相对惰性的中间状态,从而也解释部分结肠癌患者出现唯一腹膜转移的现象。以寡转移学说为基础,有限范围及数量的转移,则有可能通过手术切除或其他局部治疗而实现治愈。二、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生物学原理1 .腹膜转移基本步骤:腹膜转移发展涉及5个基本步骤:(1)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脱离并获得运动性;(2)失巢凋亡逃避;(3)黏附于腹膜表面;(4)侵入腹膜;(5)腹膜转移灶的增殖和形成14。肿瘤细胞从原发灶分离进展为腹膜转移的机制可能包括:(1)突破浆膜生长的结直肠癌细胞自发脱落(T4期);(2)由于功能性淋巴系统缺失,血管异常增生及通透性升高,造成恶性肿瘤内
6、间质液压(interstitialfluidpressure,IFP)升高,导致游离肿瘤细胞进入脉管进行播散;(3)由于肿瘤破裂、横切淋巴管和血管的手术引起的肿瘤溢出15-16。2 .分子机制:肿瘤细胞的分离和运动性增加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zEMT)过程的细胞间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表达下调和细胞骨架变化的结果,CAM因子包括整合素、钙黏素和选择素。此外,调节EMT过程的分子还有EGFR和C-MET等。有研究表明JWIST分子上调触发的EMT过程是发生腹膜转移的关键因素16o近年来,腹膜转移
7、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聚焦于相关黏附因子,黏附因子在腹膜转移和其他远处转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口4。例如,结肠癌肝转移主要通过血行转移发生,肿瘤细胞定植肝脏需要粘附在肝窦内皮上,此过程涉及CD44与透明质酸的结合;血型抗原sLea/sLex与选择素的结合以及黏蛋白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的结合14/7-18。而腹膜转移中的重要黏附分子则包括整合素(如021)和整合素配体、糖蛋白(如CD44X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如ICAM1xVCAM1、LlCAM黏蛋白(如MUC16)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14。关于这些黏附因子对于转移部位的重要性,一直存在争论。研
8、究表明,血型抗原仅在血行传播中起作用,而L1CAM和糖蛋白仅有助于腹膜传播14。尽管影响不同转移部位形成的分子机制的差异仍不清楚,研究人员普遍认同黏附因子在转移扩散中的重要性。即缺乏黏附因子的作用,游离肿瘤细胞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腹膜转移。此外,肿瘤细胞侵入腹膜需要蛋白水解酶发挥作用,此类分子包括由肿瘤细胞或周围基质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如MMP-2、MMP-7和MMP-9突破腹膜后,肿瘤细胞还需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fIGF-1)和促血管生成因子(HIFl流口VEGF)的作用下维持增殖14,19。与肝转移相比JGF-I的mRNA已被证实在腹膜转移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直肠癌 腹膜 转移 分子 机制 治疗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