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docx
《神经外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提高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主题选定: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静脉输液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手段,也是营养补给的工具,更是危重患者抢救的枢纽。静脉输液有多种方式,包括静脉输液港、中心静脉输液和经外周静脉输液。经外周输液因其方便、经济的优点,是日常护理常用的手段。但是长期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发泡性药物容易造成静脉炎、药液外渗,严重者甚至引起败血症、死亡。因此,此类药物我们归类为静脉高危用药。某院神经外科曾发生一个案例:一名住院患者由于持续经外周静脉注射尼莫地平,出现液体外渗、肢体肿胀明显、局部出现张力性水泡等症状。虽然事后经过对症处理,该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但这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潜
2、在的医患纠纷是不可忽视的。此案例提示,经外周输注尼莫地平等高危用药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医院需要规范高危用药的静脉通路选择。脑外科患者往往具有脑水肿、脑出血等疾病特点,通常需要大剂量使用甘露醇、尼莫地平、氨基酸等高渗性、高浓度药物,因此,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护士要明确高危用药范畴,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医护合作共同做好经中心静脉输注高危用药重要性的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中心静脉置管的依从性。现况把握与原因分析:我院调查分析了20XX年7月85例高危用药患者。其中,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yinSertedcentral简称PlCC)输液患者为19人,中心
3、静脉导管(CentraIVenOUSCatheter简称CVC)输液人数为27人,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为54.1%o依据静脉输液血管通路选择临床路径标准,对高危用药患者、颅脑损伤术后、脑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应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针对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低的现状,我们分析未经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原因,总结如下:患者及家属不知晓中心静脉置管,责任护士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认为中心静脉穿刺风险大;费用昂贵,自费比例高;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禁忌证多,如D-二聚体高于正常值,体温高为穿刺禁忌证。为此,我们对造成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鱼骨图分析,并基于人、事、物三方面进行原因分
4、析(见图)。PDCA循环:根据护理部出台的静脉输液血管通路选择临床路径,我们自20XX年6月启动“提高高危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的质量改进项目。依靠团队协作,咨询静脉输液专科护士,针对图所列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列出质量指标监控计划。数据来源:科室统计高危用药输液血管通路的表单记录。数据收集方法:由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负责人落实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量大小:科室所有高危用药患者。数据监测期限: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每月持续监测。在次月下旬完成上月的数据统计。项目启动后前三个月的数据需要护士长加以验证。D辅导员:组织协调各成员,解答年轻护士的困惑,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使其标准化。咨询顾问:负
5、责科内静脉输液专科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优化前流程优化后流程图2PICC穿刺术流程改进前后对比护士长:参与中心静脉输液专科知识及新技术的学习,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相关知识小讲座,邀请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家属与对中心静脉置管风险存在疑虑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联系保障部门在病区走廊设立中心静脉置管宣传栏,发放PICc导管日常维护告知书,编写PICC风险告知书,列举经外周静脉输液高危用药,制作成口袋小卡片,便于护士查看。此外,在信息技术部的支持下,改善HIS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增加静脉输液专科会诊内容,优化PlCC穿刺会诊流程(见图2)。护士在护理电子会诊单上正确填写患者的相关信息、会诊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运用 PDCA 循环 提高 高危 用药 患者 中心 静脉 置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