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docx
《XX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XX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XX2035年)的通知(国发20XX9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XX2025年)的通知(内政发20XX22号)精神,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
2、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分众化覆盖、系统化集成、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全域科普新格局,构建良好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奋力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提供
3、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 .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创造和科学文明的社会氛围。2 .坚持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协同推进、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大力推动科普产业化、市场化。3 .深化供给侧改革。解决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突出需求导向和价值导向,创新组织动
4、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探索科普供给新方法、新路径,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科普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4 .扩大开放合作。突出区域优势,立足国际视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公民科学素质对外交流中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资源共享,深化同国内外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科技科普交流合作,畅通形成内外联动、多向互济的科学素质开放合作新局面。(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o全市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和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
5、度安排基本形成,现代科技馆体系更加完善,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科普活动覆盖面和有效性进一步拓展,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域科普体系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着力开展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着力抓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普资源开发等五项重点工程。(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完善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校科学教育和校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教
6、育水平。围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夯实后备人才基础。1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中科院、清华大学老科学家科普校园行等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将科学教育纳入各阶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将提升科学素质的目标贯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中专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体系,倡
7、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支持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科技创新课程。加强职业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科学教育和科普资源向农村牧区倾斜,实现青少年科学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学校科学教育场地、设备、耗材及运行维护的
8、投入,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3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联动机制。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专家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应急、身心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科学教育。学校每学期举办科普讲座数量不少于4次,参与科普活动的在校学生人数应达到90%以上。通过实施馆校合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与科技场馆等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市、县(区、旗)两级科技馆、校园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全民 科学 素质 行动 规划 纲要 实施方案 2021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