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
《《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柳宗元一、学习目标1 .能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2 .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重点: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学法指导: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小组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永州地处荒僻贫瘠,人烟稀少,生活十分艰苦。到永州后,朋友被杀,老母去世,自己不断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陷害、恐吓。作者当时刚三十出头,正值施展才华之时,却一贬
2、十年,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这让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柳宗元:唐代着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着有?柳河东集?。着名的有?捕蛇者说?、?三戒?等。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进课本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清冽()为纸()为屿()为堪()
3、怡然()俶尔()犬牙差互()悄怆()()幽邃()寂寥()翕忽()参差披拂()()2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3 .小石潭有什么特点?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用笔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小组讨论。本组解决不了的,请写在下面横线上,班级交流。活动二:朗读课文,并翻译课文内容。活动三: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三、小组合作总结四、当堂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1)心乐之()(2)水尤清冽()(3)纸()(4)屿()(5)堪1)(6)蔓()(7)可百许头()()(8)俶尔()(9)斗折蛇行()()(11)悄怆(
4、)(12)以其境过清(1)(IO)犬牙()2 .翻译句子。(1)如鸣佩环,心乐之。(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5)其岸势犬牙差互。五、稳固、拓展、延伸请搜集有关古代文人被贬官后创作的诗文作品六、反思:小石潭记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4 .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重难点: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法指导: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再读课文,了解作者
5、感情。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进课本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种写景用了什么写法?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认真阅读第二段,思考:1 .小石潭中的鱼怎样?作者是怎样来写鱼的?2 .从对鱼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潭水有什么特点?渗透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活动二: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活动三:小石潭中的气氛怎样?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活动四: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活动五:穿越时空,对话柳宗元。(说出劝说柳宗元的话)三、小组合作总结四、当堂训练(一)理解性默写:1、写潭水清澈的句子,2、写潭的水源的句子,3、
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o4、写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o5、和“皆假设空游无所依相照应的一句是。6、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动态句7、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8、离开小石潭原因的句子(二)赏析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五、稳固、拓展、延伸探究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旅游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六、反思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学习目标1 .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重点:诵读、掌握重要词语的含义。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法指导:借助注释,了解课文
7、大意。根据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军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这篇课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苦境中写的。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进课本1了解作者。苏轼,字(),号(),()之一。2解决生字词。遂()寝()藻1)苻()柏()(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用“1画出停顿节奏。(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导学案 10 苏教版八 年级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