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6大系统设计重点.docx
《非煤矿山6大系统设计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6大系统设计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设计重点1、监测监控系统应进行设计。激励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2、监测监控中心设备应有牢靠的防雷和接地爱护装置。3、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4、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人员视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碉室中,安装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m。5、应配备分站、传感器等监测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应能满意日常监测监控须要。6、主机和分站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h以上。7、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主机。8、电缆和光缆敷设应符合GB16
2、423-2006中的相关规定。9、监测监控系统应具有矿用产品平安标记。10、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完毕和大修后,应按产品运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调校,阅历收合格后方能运用。11、地下矿山应配置足够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能测量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氮浓度,并具有报警参数设置和声光报警功能。12、激励有条件的矿山企业采纳传感器对炮烟中的CO或NO2进行在线监测。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应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2)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回风出口5-IOm回风流中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3)抽出式和混
3、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出风口后1015m处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4)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Co和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距顶板应不大于0.3m。(5)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壁应不小于0.2m。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距顶板应不大于0.3m。(6)No2传感器距底板应不高于1.6m。13、CO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4ppm,NO2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5ppmo14、开采高含硫矿床的地下矿山,还应在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设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传感器。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距底板应不高于1.6m。硫化氢报警浓度不应高于6.6ppm,二氧化硫报警
4、浓度不应高于5.3ppmo15、开采有自然发火危急矿床的地下矿山,还应定期采纳便携式温度检测仪进行检测。16、井下总回风巷、各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回风巷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能精确计算风量的地点。风速传感器报警值应依据AQ2013.1确定。17、主要通风机应设置风压传感器;18、主要通风机、协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开停传感器。19、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以及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人员进出场所,应设视频监控。20、紧急避险设施及井下爆破器材库、油库、中心变电所等主要胴室,应设视频监控。安装在井下爆破器材库和油库的视频设备应具备防爆功能。21、井口提升机房应设有视频监控
5、显示终端,用于显示井口信号房、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场所的视频监控图像。22、对于在须要爱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水体下面开采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或变形监测,并应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2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困难、有严峻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监测。9维护与管理9.1 应制定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及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9.2 应指定人员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9.3 监测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调校,传感器经过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应马上更换。9.4 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监测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刚好处置,处置结果应
6、记录备案。9.5 应建立以下台账及报表: 监测监控设备台账; 监测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监测监控检修记录表; 监测监控巡检记录表; 传感器调校记录表; 报警记录月报表。9.6 报警记录月报表应包括打印日期和时间、传感器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报警次数、对应时间、解除时间、累计时间、每次报警的最大值、对应时刻及平均值、每次实行措施时间及实行措施内容等。9.7 应绘制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并依据实际状况的改变刚好更新。布置图应标明传感器、分站等设备的位置,以及信号线缆和供电电缆走向等。9.8 每3个月应对监测监控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视频监控的图像资料保存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
7、。9.9 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人员定位系统4.1 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不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定位系统;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制度,精确驾驭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4.7 人员出入井口和重点区域进出口等地点应安装分站(读卡器)。4.8 分站(读卡器)应安装在便于读卡、视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不简单受到损害的位置。4.10 识别卡应专人专卡,并配备不少于常常下井人员总数10%的备用卡。4.14 人员定位系统应取得矿用产品平安标记。紧急避险系统1、紧急避险系统由避灾路途、紧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系统 设计 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