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旗渠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红旗渠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心得体会3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红旗渠心得体会此次参加了三天的主题教育培训,整个人三天都在震撼当中。视觉的震撼、心灵的震撼、思想的震撼。“林县儿女多壮志,敢把山河重安排”的豪情壮言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50多年后的今天,我亲身穿梭在像一条巨龙一般蜿蜒盘居于半山腰的红旗渠边,看着渠边岩石上依然清晰可见的道道凿痕,顿时,眼前就浮现出当年修渠时热火朝天的场面,打钎的撞击声、加油的号子声声声入耳,打炮眼、劈巨石历历在目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耗时十年用双手劈开太行山,整个工程在无任何机械仪器的情况下,林县人民靠手,靠锤,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了12408座各种建筑物,挖出了2
2、225万立方米砌土石头,硬生生的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抠出了一条1500公里人工之河。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吃水和5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其留下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党和人民对于检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于了新的期望。作为新一代检察人,我将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传承好,融入到认真细致审查案卷中、抽丝剥茧探明真相中、确保每一起案件公平正义中,在奋进检察新征程的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红旗渠心得体会“劈开太行
3、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歌曲声响起,红旗渠纪录片在眼前缓缓展开。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开凿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它像一条蓝色的飘带,缠绕在太行山腰,静静地在时光中流淌。走在红旗渠的堤坝上,与缓缓流动的渠水一道盘桓回转于陡峭的山壁间,每一处断壁,每一个隧洞,都有一段让人肃然起敬的往昔。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些山石,往往都曾有人撒过鲜血。1960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经济原因红旗渠暂停施工。一支由三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悄悄地来到山崖前,咬牙坚持,历时八个月,将隧洞顺利凿通,青年洞因此得名。这群青年遇见的时代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
4、,但时代有幸,遇见这样的他们。建设中国的路很长,阻碍也很多,但纵使还有比太行山更为坚硬巨大的困难,也必然有新一代的青年点亮开山破壁的火炬。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十年修渠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凝结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作为一名青年检察干警,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提升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红旗渠心得体会有人说,红旗渠是在太空上能看到的可与长城媲美
5、的中国地标式人工建筑;也有人说,红旗渠是“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说观看红旗渠记录片、聆听专题讲座给我带来的是视觉触动的话,那么当我身临其境走在萦绕在太行山腰、风景绚烂的人工天河大堤上,近距离观看纪念馆里那段惊心动魄的悲喜画卷,沉浸于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时,更是被这宏伟浩大的工程深深震撼着,被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动着,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由内而外的心灵洗礼。“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真的难以想象,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林县人民靠什么毅力完成了这项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工程。答案显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红旗渠精神不仅代表着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也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成长于新时代的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履职尽责,为人民排忧解难,谋取幸福,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用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和检察官职责,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高质效办理好每一起案件,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唯有此,才是对红旗渠精神的真正理解和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