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docx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一、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标准(ICD-10:B65.205);行巨脾切除术和或断流术(ICD-9-CM-3:41.501,38.876,42.911,54.72)。(二)诊断依据。1.符合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1-2006血吸虫病诊断标准。(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2)临床有门静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结肠肉芽肿表现。(3)粪检查获虫卵或毛坳,直肠活检发现血吸虫卵。(4)免疫学检查阳性。(5)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具备(1)和
2、(2)o确诊病例:具备(1)、(2)、(3)o临床诊断病例:具备(1)、(2)、(4)o2.有巨脾、脾功能亢进症状、体征和(或)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血吸虫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一外科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寄生虫病的外科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新进展(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和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卫办疾控发(2005)29号)。1.单纯脾切除;2.脾切除加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或)大网膜包肾。(四)标准住院日为1
3、4-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标准;2 .脾肿大11级及11级以上伴重度脾功能亢进(WBC2.0107L,PLT3O1O7L)无论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3 .脾肿大11级及11级以上伴中度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4 .肝功能分级标准达到肝功能Child-PughA或B级,无明显心、肺、肾功能障碍或经积极治疗后可耐受麻醉和手术者。5 .原则上年龄65岁,年龄大于65岁者要全面评估慎重考虑。(六)术前准备(1-3天)。全面评估病人,包括:年龄、全身状况、心、肝、肺、肾功能。重点评估肝脏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症程度、出血风险以及肝脏和门静脉的血流动力
4、学状况和心脑血管等功能。1 .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血吸虫免疫学检查;(2)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五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AFP、HBV-DNA;(3)心电图、胸片、B超、胃镜。2.选择检查的项目(1)内镜超声检查术(EUS);(2)影像学检查:CT血管成像(CTA)和(或)磁共振门静脉系血管成像;(3)心、肺功能;(4)骨髓细胞学检查。(七)药物选择。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2 .根据病情选择护肝以及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药物。(八)手术治疗。1.手术日为入院第4
5、-5天。3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4 .手术术式选择:单纯脾切除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或)大网膜包肾术。5 .术中输血视情况而定。(九)术后恢复时间在术后第1-9天。1.术后复查的项目:术后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功能、B超、胸片。2 .术后可选择复查的项目:内镜超声检查术(EUS).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门静脉系血管成像(MRPVG)。3 .术后主要处理:监测生命体征;一般在术后3-4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维护肝功能,禁用一切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预防或治疗腹水,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晚期 血吸虫病 巨脾型 临床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