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全.docx
《地下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地下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9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003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科学大道站防水设计图合肥地铁2号线土建8标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东西两端均设盾构始发井。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段宽度为20.7m,局部宽度为21.35m,覆土厚度3.2
2、95m5.196m,底板埋深16.818-20.575m;车站东西端均设端头井,端头井宽度为24.9m,小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5.444m,底板埋深22.064m;大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3.128m,底板埋深18.238mo2.2水文地质条件段内无地表河流、沟渠。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黏土层中,以潜水为主,以上层滞水为主,黏土层在区间较广泛分布,总厚度大,埋深浅,成层性较好,含水量较小。黏性土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弱,黏土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m3do地下水位埋深2.74.0m,年水位变化幅度约35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强、中等风化带中。基岩的含水性、透
3、水性受岩体的结构、构造、裂隙发育程度等的控制,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加之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地带,地下水相对富集,透水性也相对较好。段内主要为泥质砂岩,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基岩裂隙水总体贫乏,段内地下水总体不发育。单井涌水量一般50100m3d。地下水质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至弱,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三、总体施工筹划3.1 施工总体思路本车站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逐层由下往上顺筑”的施工原则进行组织。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于基坑土方开挖方向一致,由东向西共分14段施工。第一步先施工基层垫层、底板及侧墙(0.7m
4、);第二步施工站台层侧墙到4.5m高;第三步施工中板及侧墙(中板上部0.4m侧墙);第四步施工站厅层侧墙到顶板。3.3 资源计划3.3.1 ,施工人员组织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根据工区实际情况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按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努力为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创造条件,以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主要工种人员安排见表Io表13.3.2 主要机械设备四.防水施工方案4.1 防水原则及标准4.1.1, 防水原则(一)、明挖主体防水施工原则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二)、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
5、,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等性能,以施工缝(包括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4.1.2, 防水标准(一)地下车站、人行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二)非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通风道、通风井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Ioom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o(三)隧道工程中漏水的平均渗漏量不大于005L
6、md,任意100防水面积渗漏量不大于0.15Lmdo4.2 防水设计体系.结构防水1.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见表3表3(1)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抗渗等级应符合表2的规定。(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o(3)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压、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4)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要求应根据介质的性质按有关标准执行。(5)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应小于15Omm
7、o(6)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2)防水混凝土最大裂曜宽度应满足结构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并不得出现贯通裂缝。4.2.2接建防水(1)施工缝1)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缝分为纵向水平施工缝和环向垂直施工缝两种,环向垂直施工缝的间距不应大于18m;2)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Omm;3)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涂刷1.5kgm水泥基渗透结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工程 主体 结构 防水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