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docx
《《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读背背,接着积累毛主席诗词。2、阅读延安的孩子们,培育阅读实力。3、通过看漫画习作,表达自己的见解。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打算选编自己的作文选。教学打算:1关于菩萨蛮·大柏地的阅读材料。2、一本学生自编的作文选。课时支配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一、完成“读读背背”1、背诵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还打算召开毛主席诗词朗诵、演唱会,把你记住的诗词背或唱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大柏地。2、反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3、指名读,订正字音:谁持彩练当(da
2、ng)空舞弹(dàn)洞前村壁今朝(zho)更好看。4、供应阅读材料,学生自读,大体了解词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25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与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动身,2月10日,在大柏地与追来的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俘虏8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自此以后,革命形势日益发展,接连粉碎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1932年,又击溃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成功后,毛泽东同志重返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上阕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大柏地雨后的壮美景色。下阕回顾了当年那场激烈迅猛的战斗,又回到现实,写前村壁上的累累弹痕,把江山装扮得更美了。屡战:激战,苦战,大战。5、有感情地
3、朗读。通过范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形式,达到熟读成诵。二、完成“阅读”1、三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宝贵的教科书,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日我们阅读的延安的孩子们;写的也是孩子们与书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2、按课后思索题自读自悟。3、小组探讨短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4、全班沟通对详细内容的感受。在沟通过程中,学生可就任一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激励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5、自由抄写文中的词语,如“想方设法、争先恐后、如饥似渴、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当心翼翼、整整齐齐、焕然一新、熠熠生辉”。其次课时(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宠爱,调动学生视察、思索和练笔的主动性。2、通过读写联系,引导
4、学生领悟看漫画作文的一般技巧。3、培育学生独立构思和细致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课前打算:1、组织学生收集漫画,讲漫画故事。2、激励学生依据自己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视察创作漫画,为学生的习作供应丰富的材料。3、课外诵读积累并感悟看图作文的佳作。4、老师打算带有“病例”的漫画习作。教学过程:一、沟通激趣,相识漫画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起先看图写话了,对看图作文并不生疏。可今日的看图:作文却有点特别看的是漫画。2、你看过漫画吗?说说你对漫画的相识。3、分四人小组沟通一下漫画与其它图画有什么不同?老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剧烈讽刺性或指责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方、象征等手法,
5、来讽刺、指责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教学策略: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激发学生对漫画的爱好,通过沟通,真正相识漫画,这是习作的前提。二、沟通素材,畅谈漫画1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漫画,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漫画展怎样?(1)请同学们先在学习小组沟通:收集到了多少幅漫画,选出最使人发笑,或主题最深刻,或最令人感爱好的,向同学介绍。(2)小组选出代表参与班级竞赛:先把漫画展示给大家,猜漫画的主题,讲漫画的寓意。(3)请自己创作漫画的同学运用自己最宠爱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漫画。2 .评比“蜜蜂奖”:为在收集漫画中有精彩表现的同学颁奖。3 .请获奖者谈获奖心得:自己在收集过程中是怎样对漫画进行选择的,是
6、怎样对漫画进行观赏的,从中领悟到了哪些视察漫画的方法。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好玩、好胜的心理,组织竞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又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三、指导构思,完成习作初稿1、师:看来同学们对漫画特别感爱好。其实,漫画是用线条、图形夸张地表现生活,作文是用文字描写生活,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现在,让我们把漫画和文字结合起来,做一个嬉戏,好吗?2、(出示漫画)这是闻名漫画华君武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细致视察,结合题目假文盲,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独自视察三分钟,然后很快地写一段文字(特别钟之内完成),作为“画意解说”,比比谁写得最切合图意。3 .让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朗读自己的画意解说,集
7、体评议,为优胜者颁发“慧眼奖”。4 .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1)师:你们认为,我们刚才所写的小短文,达到我们本次的习作训练要求了吗?依据同学们积累的阅历和课前阅读的漫画作文,你对写好这次漫画作文有哪些建议?5 .老师总结漫画作文的要点:第一:细致视察图画,把握画面内容。看图作文的首要环节在于视察,假文盲这幅漫画,在视察时,必需把握以下内容:(1)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从人物衣着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3)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四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假文盲”是什么含义?在视察的基础上,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图画的内容。其次:绽开合志向象,丰富画面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累·运用一 积累 运用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