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docx
《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工作的主体,其履职能力关涉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发挥,关乎人民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效能。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需从政协组织和委员个人两个层面入手。政协组织层面:搭建履职平台,强化履职管理确保政协委员履职有平台、建言有渠道。搭建履职平台是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前提。政协委员除政协机构干部和部分专职常委外,均有其本职工作,如果缺乏完备的平台和渠
2、道,委员履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一问题在现实中较为突出。如有的地方以通报代替协商,协商有名无实,有的地方进行临时突击性协商、选择性协商等。又如,由于缺乏专业协商平台,协商难以贯穿全过程,导致政协委员虽然参与了协商,但协商结果的跟踪落实与反馈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政协组织一是应搭建好协商议政平台,按照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在组织好已有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协商载体、创新协商形式,探索形成跨界别合作协商、委员议事协商、圆桌协商会等,不断深化协商内容、提升协商质量。二是应搭建好知情明政平台,与政府有关部门就相关问题提前沟通,提高委员建言咨政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
3、,积极组织好知情明政通报会,帮助各级政协委员准确把握当地的现实情况,助力委员履职尽责。三是应搭建好基层议事平台,在乡镇、街道建立议事联络室,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各界别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协商议事,积极建言献策,让政协委员切实扛起协商议事工作的使命担当。确保政协委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履职管理是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对严重违反章程规定或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决议的情况,除分别依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撤销委员资格的处理规定外,对委员不履职的现象并没有刚性约束,对政协委员的履职管理主要由各级政协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但效果并不明显,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强 政协委员 职能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