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docx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运用、维护和管理。3、我矿必需依据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牢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二、紧急避险系统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状况下,为遇险人员平安避险供应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供应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途、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2、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难事故时,为无法刚好撤离的避险人员供应
2、的一个平安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抗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供应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建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建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碉室、临时避难碉室、可移动式救生舱。永久避难碉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途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碉室。临时避难碉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途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旁边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碉室。3、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自救器。4、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
3、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难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以满足突发紧急状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须要为原则。优先接受避难碉室,也可接受临时避难碉室与可移动式救生舱有机结合的方式。5、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平安防护、氧气供应保障、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整、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紧急避险设施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状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的须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检查监察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由煤炭企业托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经过评审和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报煤矿平安监管部门
4、和煤矿平安监察机构备案。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平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井下整体平安避险系统。矿井平安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状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应足量压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状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状况下输送液态养分物质创建条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长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8、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途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示。矿井避灾路途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
5、险设施的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利灾变时遇险人员快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9、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更刚好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途和应急预案等。10、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平安标记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平安标记。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平安标记。三、永久避难嗣室1、永久避难碉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样区以及透水威逼区,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接受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平安出口的要求。特殊状况下布
6、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限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的措施。2、永久避难碉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接受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其次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3.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视察窗,靠近底板旁边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生存室净高不低于2.O米,长度、宽度依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状况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0.75米2的运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50人,不宜多于100人。靠近底板旁边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3、隔离门、墙应按不低于井下水泵房密闭门的标准建立,密封牢靠,开闭灵敏。隔离
7、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4、接受锚喷、砌殖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碉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米。5、有条件的矿井宜布置直达地表的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不小于150毫米;通过钻孔设置水管和电缆时,水管应有减压装置;钻孔地表出口应有必要的爱惜装置并储备自带动力压风机,数量不少于2台。6、永久避难碉室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供电等管线在接入碉室前应实行爱惜措施。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紧急 避险 系统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