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诊疗常规.docx
《哺乳期乳腺炎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哺乳期乳腺炎诊疗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哺乳期乳腺炎诊疗常规1、概念哺乳期乳腺炎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有或不伴有细菌感染。2、危险因素任何造成乳汁淤积和致病菌感染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以下情况为导致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1)乳头被裂:多因哺乳时衔接姿势不正确造成;(2)乳房外伤:如乳房受压(包括胸罩压迫,或汽车安全带的挤压等)、被婴幼儿踢伤、被用力按摩等使乳房局部受伤,组织水肿,局部压力增大;(3)因过度排空乳房造成乳汁过多;(4)哺乳间隔时间过长;(5)因婴儿疾病等导致的母婴分离;(6)母亲过度疲劳或严重地负向情绪影响;(7)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
2、短等导致含接困难;(8)既往乳腺炎病史。3、临床表现:乳房疼痛,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病变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O0C-40.O0C,伴有寒战、全身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4、辅助检查4. 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GCP)o(2)伴有高热者(238.5C)行血培养及血生化检查。5. 2影像学检查6. 2.1哺乳期乳腺炎超声检查(1)哺乳期乳汁淤积超声表现:病变区域腺体层增厚、回声增强,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见圆形、椭圆形或细管状无回声区,其边界清晰
3、。若积存为稀薄乳汁,表现为单纯无回声,若积存乳汁稠厚,则在无回声区内见到细小点状回声或脂一液平面,甚至后方可见衰减。CDFI:病变区域血流信号可正常。(2)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病变区域因水肿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腺体层可增厚,一般腺体浅层回声增强、深部回声减低,其内无明显液性暗区。CDFL病变区域血流信号丰富。多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3)哺乳期乳腺脓肿超声表现:病变区域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腺体层厚度明显增厚,腺体回声不均匀增强或减低,其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可呈无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变边界不清,壁厚,形态多不规则,可位于皮下、腺体层、乳后间隙,破溃者可见液性暗区
4、延伸至破溃口。CDFI:病变区域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低阻。多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4. 2.2乳腺X线检查:一般不被推荐用于哺乳期乳腺检查,只有在不能排除乳腺恶性肿瘤时才考虑进行乳腺X光检查(B)o4. 3病理组织学检查:经正规抗感染治疗1周,局部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不能排除炎性乳癌或其他特殊感染类型时,应考虑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5、诊断和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将哺乳期乳腺炎分型为:4.1 乳汁淤积型: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或增厚区,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状,皮肤无明显红肿,皮温可升高,一般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例
5、均不高。4.2 急性炎症型:乳房局部肿痛,存在硬结,在排除全身其他系统感染的前提下,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可诊断:(1)乳房局部红斑形成伴或不伴皮温升高;(2)全身炎性反应表现如寒战、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不适感;(3)体温237.3,血常规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升高。同时,急性炎症型按发生部位又分为两类:炎症位于乳晕区以外区域为外周型乳腺炎;炎症全部或部分位于乳头乳晕区为中央型乳腺炎。中央型乳腺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易进展为乳腺脓肿,该型治疗困难,容易形成脓肿,因此中央型哺乳期乳腺炎应特别引起重视。4.3 乳腺脓肿,急性炎症型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恰当,则会发展为乳腺脓肿,病变部位
6、皮肤红肿,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明显压痛。如果患者已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不明显,但病变部位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而且压痛多不重。若无波动感,行超声检查可诊断深部脓肿。6、治疗治疗原则为保证充分休息,不中断母乳喂养,有效移出乳汁,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必要时适当补液。对于形成脓肿者,提倡微创治疗。6.1局部治疗局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局部水肿,有效排出淤积的乳汁,利于炎症的消散。6.Ll乳房按摩: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以排出淤积的乳汁,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适用于任何情况引起的乳汁淤积及导管堵塞,但在乳房严重水肿时应避免局部直接按摩,应在该乳腺导管走行的
7、其他无肿胀区域进行适当力度按摩,保持乳腺导管通畅,达到刺激泌乳反射目的即可。在婴儿吸奶前,应先对乳房进行负压软化。其目的是在婴儿含住乳头前,在乳晕周围建立一个环形凹陷区域使婴儿更方便吮吸。注意事项:按摩前注意洗手、保暖,按摩的力度要适度,切忌暴力按摩,应避免导致疼痛的按摩和各种形式的强力按压,因为这会增加乳腺组织的损伤及水肿,加重病情。6.1.2物理治疗吸乳器的使用:推荐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吸乳治疗,可佩戴大小合适的吸乳护罩,通过刺激泌乳反射促进乳汁排出。注意吸力要适度,吸乳时间不宜过长。使用吸乳器时,最重要的就是将吸乳护罩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适用于所有哺乳期患者,禁用于中央区严重水肿者,因吸乳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哺乳期 乳腺炎 诊疗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