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辨址 须师张陶庵.docx
《访古辨址 须师张陶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古辨址 须师张陶庵.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访古辨址须师张陶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绍兴兰亭,因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尤其是书法人士的朝圣之地。,1 1 , : H 总;*策春之初. 唐若龄W询射#移净 也漳新率4 I共七 箝咄4t灸林储竹今乐W 送IM牵介方M濯曲水 利生其次联甚纵M管打之 或一H77育上幺杨叔第林 是日也天期氯涛之区初林何 相t出之大寮N 也日J像表版视之 娱信可承也.Na梏依仰 一批或半牝惚言一室2内 BW下就眼或
2、走泉瘠(兰亭集序)明末文人张陶庵也不例外,时隔兰亭集一千二百六十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兰亭集后第二十一个癸丑年,陶庵时年17岁,结伴往游兰亭故地。陶庵本为山阴绍兴人,到得天章寺,寺人告知,左边那里一处颓基废墟,就是兰亭故址。张伫立左看右看,周边山景地貌,与其少时所看到的兰亭墨图,大相径庭,有天涯之别,不禁大失所望。想昔日世人神往的兰亭美景,怎么没落破败成这副模样,忍不住流泪哽咽。以后,凡是有外来游人说起要到兰亭的,张必多方劝阻,不给当地名胜露丑。像,八心艮张若同(张陶庵像)又过了一甲子,明亡清降,康熙十二年(1673),兰亭集后第二十二个癸丑年,陶庵已年七十七,发起雅兴,欲邀同人,于三
3、月初三上巳节,会于兰亭仿古修禊。前某日天气晴和,陶庵偕弟登子,轻身登岩,到了天章寺,访方丈,寻览古碑(访古者的标配,进寺必寻碑),才知道旧时兰亭与天章古寺,元末已毁于火焚。现在的所谓兰亭,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郡守沈启另择地建造。因该地也有二池,建亭,凿石挖沟,引田水灌入,摹仿曲水流殛,作为儿戏(笔者于滁州琅珊山醉翁亭那里也见有摹曲水流觞)。这里根本没有崇山修竹,只不过为荒凉之地的一块田畴,这弹丸之地,那能驻足四十二人大会,舆马冠盖,磐从多人?寺僧告知这里不是故址,兰亭在半里外。陶庵一听,急与弟登子拨开荆棘走过去,只见石门古兰亭三字,一看是往兰亭去的古道之路。回来问方丈,再看古吏部碑文,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访古辨址 须师张陶庵 访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