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docx
《第四章声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声现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四章声现象E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评价错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如图是某校的葫芦丝社团使用的葫芦丝,当他们吹葫芦丝时,由于管内空气柱发生从而发出优美的乐声.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2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完全失聪,据说他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声音,这说明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诱鱼器发出的特殊声音透鱼,说明能传声,声音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选填“快”或“慢”).3 .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男低音歌唱家声音“低沉浑厚”指声音的低.(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2、色”)4 .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使原声得到了加强.5 .在小小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敲打玻璃瓶时,水越(选填“多”或“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时,振动发声,水越(选填“多”或“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三三f6 .如图所示,交警正利用某种速度测定器来探测公路上的汽车是否超速,该仪器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的相关原理工作的;科学家已成功研制一种叫“水母耳”的风暴预测仪,
3、用来接收(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7 .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时,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信号会迅速传递到地面,这是因为(填介质种类)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据此,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选填“重物个数10.4220.8234(1)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3)当第3次实验时长度L为m时,可用2、3两次实验来
4、研究琴弦的音调和琴弦的的关系.(4)分析第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8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实脸中可悬挂重物个.20. (10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作声源的原因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大小.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