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
《最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最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提要】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形态特殊的结直肠肿瘤,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是预防癌变的最有效手段。内镜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和关注。随着消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内镜下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具体选取何种术式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IateralIyspreadingtumorzLST)是一种直径10mm沿肠壁周围横向生长的扁平型
2、肿瘤,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1o根据内镜下有无颗粒集簇样改变一般将LST分为颗粒型LST及非颗粒型LSTo颗粒型LST又分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LST又分为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与结直肠其他隆起性腺瘤相比,LST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特殊的生长方式及更高的恶性潜能。研究显示LST合并结直肠癌的概率为8.4%52.5%,即使是良性LST,在3年内也有可能演变为进展期结直肠癌2,而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31因此,在LST进展为恶性病变之前,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率成为国内外的关注重点。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
3、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生活质量高的优点,逐渐成为结直肠LST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具体选取何种术式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段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LST内镜下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切除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欧洲胃肠内镜学会指南推荐EMR可用于治疗10mm的无蒂或扁平结直肠病变4,但当病变大小超过20mm时,EMR的整块切除率明显降低,成为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5oSon等6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EMR治疗LST的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分别为86.9%和80.4%,出血率和穿孔率分别为7.6%和0.4%;与LST直径20mm组相比
4、,直径20mm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时间延长。因此,对于直径20mm的LST病变,EMR可作为首选的内镜下切除方式。而对于直径20mm的病变,由EMR衍生而来的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piecemealmucosalresection,EPMR)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但EPMR存在整块切除率低、复发率较高的缺点,不仅不能为术后病理提供完整标本,无法评估病变浸润深度及切缘,还会造成血管损伤,导致术中出血或延迟出血7L研究显示切除的病灶片数是EPMR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与2片或整块切除的病灶相比,3片切除的病灶局部复发率明显更高8o此外,EPMR术后LST的复发还
5、与病变直径40mm、术中出血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相关9o针对EMR术后病变的复发,Klein等10提出对EMR术后的黏膜缺损边缘进行预防性热消融,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21.0%比5.2%)为预防复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病变周围行黏膜下注射后,沿病变周围切开黏膜,对病变的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的一种术式,可获得不受病变大小限制的完整切除标本。与EMR相比,ESD切除结直肠病变的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较高,切除后复发率低,并能为病理诊断提供完整标本,评价切缘有无癌细胞残留。既往研究已证实ESD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结直肠病变,达到整块切除及完全切除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11L近
6、期Zhao等12又纳入了12项结直肠LST的EMR和ESD治疗对比研究,Meta分析发现与EMR相比,ESD的整块切除率95%(1098/1156)th42.8%(815/1906)和完全切除率93.2%(109/117)71.9%(92/128)明显增高,复发率明显降低(0.5%比15.9%1但结直肠ESD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出血及穿孔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较高13。相关研究显示病变大小30mm,病灶23周长,非颗粒型LST病变,病变位于盲肠、屈曲部位(包括肝曲、脾曲、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等)或齿状线等是结直肠ESD技术难度较大的危险因素14o值得注意的是,非颗粒型LST病变不仅手术难度
7、大,其中的假凹陷型病变还具有更高的黏膜下浸润率、多灶性浸润性和更深的浸润倾向15,黏膜下纤维化也更常见,在注意操作规范的同时,应尽量对假凹陷型病变进行整块切除。我国学者施海韵等16还指出,当LST直径3Cm、结节混合型或抬举征阴性时,ESD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手术时间延长,会造成ESD切除效率减低,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变高。造成ESD技术困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牵引力,因此有学者提出应用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利用各种方法对病变部位进行牵引,改善手术视野,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还能缩短手术时间。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牵引技术是带线钛夹法,研究显示带线钛夹法可有效缩短ESD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穿孔等并
8、发症,还可提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170但带线钛夹法的牵引方向单一,在操作过程中常需反复退镜与进镜,重复进镜可能会导致肠道痉挛,提高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他牵引方法如圈套器牵引法、内部牵引法、外部牵引法、双镜法等,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ESD手术效率,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且都局限于小范围应用。磁力牵引法是一种新兴的牵引方法,利用磁性物体相互吸引的特性,通过磁力牵引装置在手术过程中可动态调整牵引力的方向或大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口8但目前电磁系统过于庞大、复杂且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近期刘晓等19提出一种利用组织夹及橡皮圈进行牵引的新型牵引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直肠 侧向 发育 肿瘤 内镜下 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