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第六章工程修建物的施工放样.ppt
《资料第六章工程修建物的施工放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第六章工程修建物的施工放样.ppt(7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六章 工程建筑物的 施工放样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GEODESY张兴福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 常用施工放样方法 曲线测设 施工放样一体化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目标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筑物放样过程中,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原则;掌握常用的施工放样方法;掌握和熟悉曲线测设中的曲线元素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曲线放样方法;了解施工放样一体化方法.什么是施工放样什么是施工放样?施工放样的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6.1 概述 放样的一般程序放样的一般程序
2、 熟悉设计图和放样要求 选择放样方法 布设施工控制网 放样主轴线 放样辅助轴线 放样建筑物细部6.2 6.2 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建筑限差建筑限差建筑误差放样误差施工误差 施工误差构件制造误差构件安装误差 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注意:建筑误差应小于建筑限差,否则会造成工程返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等不良后果。桥墩放样误差超限引起的后果桥墩放样误差超限引起的后果隧道贯通误差超限的后果隧道贯通误差超限的后果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超限会造成部分返工。返工段建筑限差的量值建筑限差的量值 一般工程,混凝土柱、梁、墙的施工总误差允许约为10 30mm 高层建筑物轴线的倾斜
3、度要求高于1/10001/2000 钢结构施工的总误差随施工方法不同,允许误差在18mm 之间 土石方的施工误差允许达10cm 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其设计图纸都有明确的限差要求 工程上一般只给出建筑限差,如何根据建筑限差确定测量工作的必要精度?这一般要经过如下限差(或精度)分配过程:(a)建筑限差在测量误差的限差、施工误差的限差、制造误差 的限差之间的分配 (b)测量限差在控制测量误差的限差、放样过程中误差的限差 之间的分配精度分配及放样精度要求建筑限差的分配过程建筑限差的分配过程建筑限差(已知)测量误差的限差1施工误差的限差2制造误差的限差3控制测量引起的误差的限差控放样过程中的误差的限差放
4、限差(精度)分配的原则限差(精度)分配的原则1.等影响原则等影响原则23222123321 假定1=2=3 2.2.忽略不计原则忽略不计原则22212mmM计第二项的影响可忽略不项的则第二项的影响是第一若则令181,3)211(11,212112kkmkmMkmm6.3.1 直接放样方法6.3.1.1 高程放样 1 1 水准仪法放样水准仪法放样 正尺法倒尺法6.3 常用施工放样方法基坑高程传递 对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工程放样,如:大型体育馆的网架、桥梁构件、厂房及机场屋架等,用水准仪放样 就比较困难,这时可用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法直接放 样高程。2 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法放样注意:当测站点与目标点之
5、间的距离超过150米时要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待放样的角度为,要求在地面上设置一个点P使得BAP=.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6.3.1.2 角度放样 距离放样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已知距离在实地标定出来,即按给定的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标定出另一个端点.注意:当用刚尺放样时,要考虑尺长改正6.3.1.3 距离放样ABSP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 极坐标法 角度、距离D 距离交会法 距离D1、距离D2 角度交会法 角度1、角度2 直接坐标法 (GPS RTK法)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6.3.1.4 点位放样AB=tg-1YB-YAXB-X
6、AAP=tg-1YP-YAXP-XA=AP-ABD=(XP-XA)2+(YP-YA)2ABAPDAB(XA,YA)(XB,YB)P(XP,YP)设计1.计算放样数据(P146公式)2 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2.用经纬仪测设,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极坐标放样算例例: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 数据、D。KJPXK=746.202mYK=456.588mXJ=502.110mYJ=496.225mXP=450.000mYP=560.000m D D解:XJP=XP-XJ=-52.110YJP=YP-YJ=+63.775XJK=X
7、K-XJ=+244.092YJK=YK-YJ=-39.637 D=(-52.110)2+63.7752=82.357mJK=tg-1 =360d-9d13m25d=350d46m35s-39.637+244.092=JP-JK=129d15m07s-350d46m35s=138d28m32sJP=tg-1 =180d-50d44m53s=129d15m07s+63.775-52.1103 3 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2.在测站A测设1,得AP方向;在测站B测设2,得BP方向,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1.计算AB、AP、BP,则:1=AP-AB 2=BP-AB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 的方向线打
8、“骑马桩”,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注意交会角 30d150dABP P(XA,YA)(XB,YB)(XP,YP)设计4.4.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1.计算DAP、DBP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 A、B不超过一尺段,地 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1;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2,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ABP(XA,YA)(XB,YB)(XP,YP)设计DAPDBP 经纬仪弯管目镜法经纬仪弯管目镜法 光学铅垂仪法光学铅垂仪法 激光铅垂仪激光铅垂仪 6.3.1.5 铅垂线放样6.3.2 6.3.2 归化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角(实际得1、C1)(2)多测回观测BAC,取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料 第六 工程 修建 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