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车间各工种安全操作制度.docx
《铸造车间各工种安全操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车间各工种安全操作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铸造车间各工种安全操作制度铸造工种:木模工、配砂工、熔炼工、造型工、浇注工、清理工、热处理工。一、炉工1.操作工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在炉台上逗留。炉工除面部外,不允许有裸露体位。2 .启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电路、线路、水路、仪器、仪表和一些事故多发位置,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3 .开启设备前,必须先下料(不少于炉子容积的1/2),方可启动。操作过程中(下料、挑渣等)必须站在绝缘物(干燥木板或橡胶)上,并且,随时注意电柜工作时所发出的蜂鸣声,如不正常,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 .熔炼过程必须用渣棍不断的晃动炉内的金属,使其慢慢下移,不允许固体和液体分开
2、,以免造成喷溅;金属开始融化后,下料应特别注意,不允许冷铁和液体直接接触,防止钢水喷溅。5 .出炉前,必须根据炉前样化验结果补加元素量,含量超出规定上限范围不允许浇注;脱氧必须彻底,炉口冒火花不允出炉浇注。同时.,注意提前烘烤钢包,不允许黑包出钢。6 .倒钢水时,抬包人员必须站在干木板上,在包中加入适量脱氧剂后,将包抬起并对准炉嘴,方可倾炉倒水。7 .必须保证钢包内钢水倒入体积,最多不得超过钢包容积的4/5,防止抬包和浇注过程中钢水贱出。8 .开炉和配料必须很好配合,随时对周围炉衬进行观察,对料进行鉴定,保证有问题早发现。9 .热炉下料时,必须用小料垫底,体积要不超过炉子全部容积1/2,不允许
3、直接下大料,避免对炉壁和炉底造成损伤。10 .当班结束熔炼后,必须将炉内钢水倒净,仔细检查炉衬,若需次日补炉,必须趁衬里高温状态时迅速将衬表面铲去,露出新肉。11 .补炉时,必须认真检查衬里是否夹带金属,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后,方可补炉。12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做到:眼疾手勤、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果断处理突发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有故障发生,必须先切断电源,再采取排除措施,杜绝带电作业。13 .打炉衬前,必须保证所搅拌炉料的干湿度,认真检查感应圈各绕组之间是否搭连,确认后,按150mm厚度作出炉底,在感应圈中心置入生烟,四周用定位楔固定,按每层60mm左右均匀舂实。14
4、.钢水化学成:a:复合铸渗(C:0.32-0.38;Si:0.4-0.6;Mn:0.7-0.9;S<;0.04;P0.04);b:整体合金:基本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3%;合金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05%,且取下限。二、混砂工1.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2 .开始混砂以前,必须先空载运转检查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3 .每次石英砂的装入量不得超过最大核载的10%,必须保证运转时砂不能飞出机盆外。4 .黏结济加入量必须控制在(3.5-4.5%)之间,根据气候情况适当调节。混制时间必须达到(面砂5-7分钟;背砂3-5分钟)之间。5 .面砂和背砂交换混制时,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铸造 车间 工种 安全 操作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