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延安精神树旗帜革命后方扭乾坤.docx
《党课讲稿:延安精神树旗帜革命后方扭乾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延安精神树旗帜革命后方扭乾坤.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党课讲稿:延安精神树旗帜,革命后方扭乾坤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时光号”列车前方到站“延安站”,请仔细检查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提前做好下车准备。本次我们来到了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不仅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扫荡”,还有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物资极度缺乏。为了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
2、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大生产运动由此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其实在运动开展之前,面对如此困难境地,毛泽东同志就给了应对的答案。在1939年的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边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开展必要的生产。活动开展后,边区人民都积极投入生产之中,领导人们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毛泽东同志就在杨家岭住地的山坡旁边开垦了一块地种植蔬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锄草、施肥、精心管理着田地。工作人员劝他多休息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却笑着回答:“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嘛!大生产运动是党中央的号召,我应该和同志们一样,响应中央的号召,参加生产劳动。我现在还能动,决不要人代
3、耕。”大生产运动中,边区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部队战时作战,闲事种地,在生产方面取得了丰收的果实。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止匕外,还必须向大家介绍瓦窑堡会议。请大家跟我来到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城内下河滩小东门,这里有一排五孔砖窑,坐西面东。左起第二孔是张闻天旧居,第三孔就是当年的会址旧址。窑洞不大,放着两张八仙桌和6个木条凳,小炕上还放着一张小炕桌,在不起眼的窑洞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战略思想。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覆灭中国。国民党政府却实行不抵抗政策,将华北地区拱手送给日本。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全面的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发表为抗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讲稿 延安 精神 旗帜 革命 后方 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