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5个特点和致灾因素.doc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5个特点和致灾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5个特点和致灾因素.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煤矿重大事故中,与地质条件有关的占80%o这些地质条件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蔽致灾体,统称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内,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及其在采动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主要包括:老窑采空区、各种水体(含水层)、断层、节理、褶皱、陷落柱、冲击地压、瓦斯和应力异常区、煤层自燃与发火、离层水、封闭不良钻孔等。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具有隐蔽性.时变性.突发性的特点,探测和预防难度大,随着煤矿开采活动而演变成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隐蔽致灾因素和灾害形式,例如断层滞后导水、采动离层水为突水水源的水害事故、瓦斯延期突出、浅埋
2、深煤层开采冲击地压、近距离煤层群火灾等。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体现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治本之策,是有效防范煤矿重特大灾害事故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煤矿资源整合、严格安全准入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总体特点1.隐蔽性这些致灾因素看不见、摸不着,隐蔽性强,完全隐藏在煤层及其围岩之中。2时变性隐蔽致灾因素随着地壳的运动、煤矿开采活动的进行而变化,如一些逆断层不具有导水性,而采掘活动可能导致其活化,变为导水断层,成为致灾体。3 .突发性许多隐蔽致灾因素致灾时,都是突发性灾害,如老空积水突水,一旦采掘工程与老空积水贯通,突发灾难性突水。湖南源江山煤矿“11N9”重大透水事
3、故、山西万通源煤业有限公司“1171”较大透水事故、新疆丰源煤矿“410”重大透水事故都表现为这一特点。4 .难探测许多致灾因素隐蔽性强,规模小,开采前很难发现,采用常规手段又难以探测。如现有地震勘探技术,一般可以查明落差大于5m的断层,但落差小于5m时,也可能致灾。5 .难预防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难预防。二、各类典型隐蔽致灾因素1 .采空区致灾因素近年来,我国由于煤矿采空区引起的各种事故和灾害问题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受“有水快流”等政策的影响,历史上存在很多的小煤窑和地方中小煤矿,多属于无规划开采,遗留开采区域不详,缺少文字、图纸资料,导致许多隐蔽性采空区的存在。由于采
4、空区的隐蔽性,往往诱发采空区透水、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诱发的中毒、火灾和瓦斯爆炸事故及采空区诱发的其他工程地质灾害,成为附近区域及邻近煤层开采的重大威胁。2 .水害及致灾因素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水源的水通过特定的途径进入矿坑(矿井),并给矿山建设或生产带来影响或灾害的过程与结果。除采空区积水导致煤矿透水事故多发外,煤矿含水层水害也是导致透水事故的重要因素。我国煤矿含水层水害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与含煤岩系的成煤环境、成煤地质构造的变迁、煤矿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有密切联系。目前我国煤矿水害分布划分为四个大区(1)华北石炭二叠系岩溶-裂隙水害区,主要分布在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隐蔽 因素 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