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建设指南、申报表、创建实施方案模板.docx
《山东省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建设指南、申报表、创建实施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建设指南、申报表、创建实施方案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山东省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建设指南(试行)一、推行集约高效的县城建设发展模式1.在县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优先的空间格局,有明确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及指标体系。2,县城建设应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不破坏原有的山水环境。优化产城融合、商住平衡、功能复合的县城布局,稳妥开展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建成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宜控制在0.6至0.8。3 .严守县城建设安全底线,新建建筑应选择在安全、适宜的地段进行建设,避开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以及矿山采空区等。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落实城市防汛部署要求及
2、工作措施。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领域安全排查整治,落实属地管理及行业监管责任,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制度,健全专门工作机构。4 .县城新建住宅应以多层建筑为主,原则上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的,应严格充分论证。管控建设超大体量公共建筑。5 .完善县城绿地系统,推进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及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公园绿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优先选用本地适生植物。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达到41%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8平方米以上。6 .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和风貌,保存传统街区整体格局和原有街巷网络
3、,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划定、挂牌、建档工作,稳妥实施历史建筑等保护修缮、活化利用。二、加强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7 .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8 .扎实推进县城“两清零一提标”,加快实施管网雨污分流建设、改造。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和县域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O9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市政道路、公共绿地等采用雨水渗透及收集利用技术,鼓励在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中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及中水处理回用设施。县城总体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的下限值
4、。10 .提升县城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建设市政再生水供水系统,城市绿化、道路浇洒等市政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5年,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以上。三、构建清洁低碳建筑用能体系IL统筹利用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余热废热等各种能源,优化调整用能结构,严格落实能耗双控”。12 .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发展工业、生活污水等余热资源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源等热泵供暖供冷技术。到2025年,县城清洁供暖比例达到80%以上。13 .县城新建居住建筑和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验收。14 .稳步推进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公共建筑
5、等屋顶光伏建设,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建设。列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的,到2025年达到试点建设标准。15 .开展城市照明改造提升,新建市政照明系统全部使用高效节能灯具,实施道路与公共景观照明节能改造及智能控制。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16 .县城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鼓励新建工业建筑按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到2025年,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总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17 .县城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建筑节能标准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绿色 县城 试点 建设 指南 申报 创建 实施方案 模板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