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有企业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docx
《地方国有企业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国有企业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地方国有企业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将抓好政策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政务督查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春天。党的十九大报告近20次提到“落实”的任务要求,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部分专门提到要“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确保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凸显了督查落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政务督查的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中执行力有所提升,但仍有个别企业的执行力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依然存在回避矛盾、躲避风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执行力弱化。因此,优化和改善地方国有企业
2、政务督查工作十分必要。一方面,加强地方政务督查工作是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基层和困难群众的急事、难事、身边事、敏感事、关心事需要地方政府运用督查手段抓好落实;另一方面,地方政务督查水平是基层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从一定程度反映地方政府执政水平。二、地方国有企业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笔者对XX市有关部门、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政务督查工作进行研究,结合国有企业工作实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思想认识有待加强。一是领导层面重视程度不够。个别领导缺少抓督促检查、抓任务落实“钉钉子”的干劲和担当,重决策轻落实、重布置轻检查、重调研轻问效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行层面重视程度不够。有部分同志肤
3、浅地认为督查就是“嘴皮子”工作,仅仅是发通知催、打电话要、等别人报,做了不多、不做不少的事,久而久之督查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三是主观态度与理想状况有差距。少数同志认为督查工作是“抢权邀功”,遇到政策执行阻碍了个人利益,不敢动自己的奶酪,采取政策敷衍,对督查执行只做表面文章。更有甚者,对政策执行采取抵制态度,为督查工作设置层层障碍,虚假性执行、抗拒性执行,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二)手段方式不够创新。目前,个别单位的政务督查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工作的形式仅仅停留在文件督查、电话催报、会议汇报等简单的方式,仍存在单纯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同一事项的重复督查
4、、形式大于内容的督查很可能让基层单位不堪重负,怨声载道,影响督查效果。在智能化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与政务督查的融合远远达不到理想要求,因此,督查手段方式亟待“减数量、提质量”。(三)法律法规依据缺失。XX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绝大多数有督查机构,也建立了督查工作机制,但个别企业政务督查工作未法制化,尚未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督查对象、范围、流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规章,未对政务督查工作形成有力约束。缺乏严密的督查制约体系,政务督查容易屈服于政策执行者的压力,进而导致政策执行监督疲软甚至“虚脱”,直接影响督查效果和质量。(四)督查情况反馈失真。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层之间所处地位不同、利益不同
5、,执行人员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态度立场、性格差异等普遍会出现意见不同和矛盾冲突,信息沟通不畅、权力界限不明、本位主义抬头、推诿扯皮不断,势必造成情况不明、督查缺位、政出多头等怪象。现实工作中,督查反馈内容难以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常常存在情况反馈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甚至谎报、瞒报现象。(五)利益博弈政令不畅。一项政策在制定开始,一些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手段去影响政策内容,使之有利于自身部门的利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是利用模糊地带,朝着有利于自身部门利益的方向去理解和执行,最后陷入部门内部自身的利益博弈之中。比如,在重大项目建设前期要件审批流程上,各部门为维护自身利益,相互推脱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国有企业 政务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