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病案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案名师编辑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病案病案l患者张某,女,患者张某,女,28岁,教员。时值季秋,岁,教员。时值季秋,于产于产 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将息失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将息失宜,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恶宜,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恶寒高热,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寒高热,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痛。自服姜糖水一大碗,并西药解热镇痛。自服姜糖水一大碗,并西药解热镇痛片,汗出不解,晚间体温达痛片,汗出不解,晚间体温达406(腋下腋下)。家属急邀往视,情词恳切。诊。家属急邀往视,情词恳切。诊其体肤,炕烘蒸热而不恶寒,颜面潮其体肤,炕烘蒸热而不恶寒,颜面潮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口干频饮,口
2、干频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有力。有力。2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周英周英3 1、掌握产后发热的定义及辨证论治,、掌握产后发热的定义及辨证论治,重点掌握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的传变规重点掌握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的传变规律及治疗律及治疗 2、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 3、了解产后发热的预防和预后、了解产后发热的预防和预后4l1、定义:、定义:l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之。之。l本病的感染邪毒型发热,与西医产
3、褥本病的感染邪毒型发热,与西医产褥感染可互参,可危及产妇生命,为死感染可互参,可危及产妇生命,为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发病率为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72。52、特点:、特点: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24小时以后小时以后的的10日多见。日多见。特殊内环境特殊内环境:多虚多瘀,血室正开:多虚多瘀,血室正开 热型不一热型不一:外感风寒,邪火内盛,水亏阴虚,外感风寒,邪火内盛,水亏阴虚,劳倦虚烦,去血过多等。劳倦虚烦,去血过多等。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63、沿革、沿革 产后发热的记述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内经素问 “乳子而病热”。汉代金匮要略产后病有
4、4条经文论治产后发热,占主要地位:分别为大承气汤、阳旦汤、竹叶汤证治,并在杂病中提出“热入血室”病证及小柴胡汤治之。7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 首见“产后发热”病名 明确产后发热多虚多瘀的发病机理 “当作热入血室治之”明代妇人规最全面论述产后发热的辩证论治。清代张氏医通提出“三冲”、“三急”的危急重症。医宗金鉴提出“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叶天士、吴又可论产后发热列入到温病学中或热入血室论治。1964年版中医妇科学产后发热编入“感染邪毒”型”,一直沿用至今。8 临产 产时 产后下阴护理不洁 产后百脉空虚外感六淫产前失血、贫血 产时、产后失血过多 产后脾胃虚弱 恶露不畅 胎衣残留七情内伤 寒、热、虚
5、致瘀 贫血、体虚房事 早破水消毒不严 产道损伤 失血过多 阴道异物 胎衣残留 外 感 血 虚 血 瘀感染邪毒风/寒/热/暑 阳无所附 阴虚内热 败血阻碍 气机 邪毒入胞(血室正开)或产伤创口邪侵全身 (正虚邪盛)营卫不和 营卫不通正邪交争 产产 后后 发发 热热9 1、诊断:、诊断:病史:病史:妊娠晚期不节房事,产程不顺,接生不慎,产创 护理不洁;产后失血过多,产后不禁房事,外感,情志不遂史等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为主,伴全身及生殖道症状 检查:检查:关键是检查是否感染邪毒,此型重症威胁产妇生命。妇科检查:可发现生殖器官感染体征等 辅助检查:血分析、胸透;血液、阴道或宫腔排出物的病菌培养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案 名师 编辑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