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ppt
《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ppt(8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病病 毒毒 性性 肝肝 炎炎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亿 10%乙型肝炎患者近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千万每年近每年近 30万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人死于肝炎或肝癌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发病率最高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转氨酶升高患肝炎需要隔离转氨酶升高患肝炎需要隔离?病毒性肝炎的分类病毒性肝炎的分类黄热病毒(黄热病毒(YFV)EB病毒(病毒(EBV)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风疹病毒风疹病毒(RV)能引起肝功能损害
2、的病毒有很多: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病毒有很多:它它们们均均非非嗜嗜肝肝病病毒毒所致肝损害为继发性所致肝损害为继发性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l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l目前已知的嗜肝病毒有五种:目前已知的嗜肝病毒有五种:l HAVHAV(甲)、(甲)、HBVHBV(乙)、(乙)、HCVHCV(丙)、(丙)、HDVHDV(丁)和(丁)和HEVHEV(戊)。(戊)。l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HGV/GBV-C)lTTTT病毒(病毒(TTVTTV)?第二部分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甲甲 肝肝 HA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病毒,归类于小,归类
3、于小RNA病病 毒科肝炎病毒属毒科肝炎病毒属病毒形态:病毒形态:1973年,年,Feinstone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观察到该病毒。观察到该病毒。病毒直径病毒直径27 nm,无囊膜,为正,无囊膜,为正20面体面体球形颗粒球形颗粒(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甲甲 肝肝(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强天传染性强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发病后发病后34周,基本无传染性周,基本无传染性甲甲 肝肝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粪口途径:粪便排出
4、病毒,经口腔摄入而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感染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蚶、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易感人群及免疫力易感人群及免疫力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持久感染后免疫力持久我国我国40岁以上成人岁以上成人90%98%抗抗HAV-IgG阳阳性性6个月以内婴儿个月以内婴儿母母 亲亲抗抗 体体甲甲 肝肝(三)发病机理(三)发病机理以往认为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5、目前观点目前观点: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主。甲甲 肝肝(四)临床特点(四)临床特点1.潜伏期:潜伏期:26周周2.流行季节流行季节3.临床特点临床特点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甲肝预后良好甲肝预后良好甲甲 肝肝(五)预(五)预 后后无慢性化倾向无慢性化倾向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发生肝衰竭者罕见发生肝衰竭者罕见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乙 肝肝(一)病原学(一)病原学HBV属属 嗜肝嗜肝DNADNA病毒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W
6、HV)地松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鸭乙型肝炎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苍鹭乙型肝炎病毒(苍鹭乙型肝炎病毒(HHBV)1.HBV1.HBV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管形颗粒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HBsAgHBcAgHBV DNADNAP(外膜蛋白)(外膜蛋白)(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小球形颗粒:直径小球形颗粒:直径22 nm 数量最多数量最多管形颗粒:管形颗粒:2240400 nm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HBsAg,无感染性。无感染性。“空心汤团空心汤团
7、”2.HBV2.HBV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结构pre-s1pre-s2SP PC Cpre-cXHBV DNA 3.2 kb乙乙 肝肝pre-S1 pre-S1蛋白蛋白pre-S2 pre-S2蛋白蛋白S HBsAgpre-C HBeAgC HBcAgP DNAPX HBxAg编码编码HBsAgpre-S2pre-S1乙乙 肝肝3.HBV3.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1)HBsAg出现时间:出现时间:HBV感染后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
8、可持续阳性携带者:可持续阳性曾用名:曾用名:HA、澳抗、澳抗HBsAg 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HBVS 基因基因整合整合肝细胞肝细胞DNA持续表达持续表达“空心汤团空心汤团”HBsAg乙乙 肝肝HBsAg 的亚型的亚型adradwayrayw长江以北长江以北长江以南长江以南新疆、西藏、内蒙等新疆、西藏、内蒙等乙乙 肝肝(2 2)抗)抗-HBs-HBs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消失后(空白期(空白期 或或 窗口期)窗口期)抗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感染进入恢复期抗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护理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