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中学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学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2版道法新课标明确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课程目标基于核心素养来描述,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与落实。所以,上一学年我们每次教研学习新课标,特别关注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如何制定。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的教学目标紧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由做题向做人转变,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指引性、规定性的作用。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立场鲜明。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立场,对错误的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作为政治老
2、师,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第二,价值导向清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也是我们政治老师一直坚守的。第三,知行要求明确。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特点对观念认知与道德品行进行科学设计,制订具体、适切和可操作的目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这是这们这一年学习新课标探讨较多的。以前教师都按照三维目标形式撰写的教学目标,这样虽然列出了本节课知识、经历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老师们位往往把这三者并列设计。三维目标之间只有形成关联,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也才能明确学生学习结束后培养了哪些核心素养。其次
3、,核心素养培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三维目标表述:培养学生能力,这个目标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与落实学生主体这一要求保持一致性。再者,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以课时为单位来进行撰写的,因此教学目标仅仅关注一节课中的内容,未能将其放在一个完整的任务或问题情境中来建构教学目标,缺少整体性的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再分解到各个课时中。教学目标撰写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学科课程标准,第二个是教科书,第三个是学生的学情。我重点说课程标准这一部分。在学科课程标准中,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首先是课程内容,每个学段学习主题都有对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师 道德 法治 学科 新课 学习心得 体会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