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麻醉科表面麻醉技术.docx
《中医医院麻醉科表面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院麻醉科表面麻醉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医院麻醉科表面麻醉技术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其透过黏膜而阻滞浅表神经末梢所产生的无痛状态,称为表面麻醉。表面麻醉使用的局麻药难以达到皮下的痛觉感受器,仅能解除黏膜产生的不适。因此,表面麻醉只能在刺激来源于上皮组织时才有效果。黏膜细胞的指状突起与邻近细胞交错形成功能性表面,局麻药容易经黏膜吸收;皮肤细胞排列较密,外层角化,吸收缓慢而且吸收量少,故表面麻醉通常只能在黏膜上进行。但复合表面麻醉配方恩纳软膏(eutecticmixtureoflocalanesthetics,EMLA)为5%利多卡因和5%丙胺卡因盐基混合剂,皮肤穿透力较强,可用于皮肤表面,可以减轻经皮肤静脉穿刺和置
2、管的疼痛,也可用于植皮,但镇痛完善需4560分钟。一、表面麻醉药目前应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麻药分两类:羟基化合物和胺类。临床上应用的羟基化合物类表面麻醉药是芳香族和酯类环族醇,如苯甲醇、苯酚、间苯二酚和薄荷醇等,制成洗剂、含漱液、乳剂、软膏和铁剂,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皮肤病、口腔、肛管等治疗,与本章表面麻醉用于手术、检查和治疗性操作镇痛的目的并不一致。本章讨论的胺类表面麻醉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酯类中有可卡因、盐酸己卡因(Cyclaine)、苯佐卡因(benzocaine)对氨基苯甲酸酯(butamben)和高水溶性的丁卡因(tetracaine)O酰胺类包括地布卡因(dibucaine)和利多卡因
3、(Iidocaine)o另外尚有既不含酯亦不含酰胺的达克罗宁(dyclonine)和盐酸丙吗卡因(pramoxine)o达克罗宁为安全的可溶性表面麻醉药,刺激性很强,注射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只能作表面麻醉用。混合制剂TAC(tetracaine,adrenaline,cocaine)可通过划伤的皮肤而发挥作用,由0.5%丁卡因,10%IL8%可卡因,加入含1:200000肾上腺素组成,在美国广泛用于儿童皮肤划伤须缝合时的表面麻醉,成人最大使用安全剂量为34mLkg,儿童为0.05mLkgoTAC不能透过完整皮肤,但能迅速被黏膜所吸收而出现毒性反应。为避免毒性反应及成瘾性,人们不断探究不含可卡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医院 麻醉科 表面 麻醉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