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张一南 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docx
《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张一南 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张一南 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张一南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张一南的回答涉及自己的学问之路,谈到对当下一些热点事件的看法,比如“网课爆破”,比如“吃红楼梦流量”的一些电视节目等,观点一如既往的有趣、深刻。红楼梦是流浪地球里那个种子仓封面新闻:你在北大课堂上也讲红楼梦。近几天,一些电视节目中有人装扮成林黛玉说一些很值得商榷或者明显错误的话。被批评是“吃着红楼梦的流量,做着歪曲红楼梦宗旨的事”。对此你怎么看?张一南:从那个台词我读出了傲慢。写手自作聪明,觉得自己在“贴近群众”,却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傲慢。这种傲慢,我并不陌生,我自己做某些文化节目的顾问,也遇到过这样的写手。我都仗着自
2、己担任顾问的小“权力”,不客气地换人了。知识的欠缺可以补,心态上的傲慢犯不上烧经费帮他们改进。这样的写手,欠一个不讲情面的顾问告诉他们:你这样是不对的。封面新闻:红楼梦常读常新,你理解红楼梦,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张一南:小时候,我听人说红楼梦常读常新,还觉得不服气。我那时候很中二地觉得,我已经把红楼梦读完了。最近渐渐觉得,我只是从小孩子的角度把红楼梦读完了。随着年龄增长,我又获得了阅读红楼梦的新角度。十几岁的时候,我读尽的是红楼梦里的“情”,学会了无常中的坚持。二十多岁,我学会了读红楼梦里的潜台词,学会了看人的身份。等我长到了林黛玉年龄两倍大,我开始理解贾政的视角To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会理解红楼
3、梦最终的凋零。还有没有我现在无法预见的角度,我不知道。我觉得,红楼梦是流浪地球里那个种子仓。我们见不到古人,而红楼梦保留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中国的传统,一点点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度的传统。一旦我们的流浪地球靠岸,这个种子仓,就可以在荒漠中重新长出一个世界来。说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峰,首先不是因为她高,而是因为她全。对君子感情的塑造,诗经或许有点遥远了,红楼梦是比较实在的。封面新闻: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人读红楼梦,很投入却陷入偏执的状态,把红楼梦读成了封闭世界。这跟红楼梦这部作品自身的特点有没有一些关系?张一南:我知道看甄姨传也有看魔怔了的。如果现在我们把甄媒
4、传封为“唯一高雅宫斗戏”,那么魔怔的人还得多。其实,看三国水浒也有看魔怔了的。过去有好多村夫子,一辈子坐在那里想象怎么用兵打仗、怎么坐天下,这也是魔怔。看不进去红楼梦的人,就在红楼梦的外围打转,弄出各种奇门遁甲来。他们听说红楼梦里说话弯弯绕绕,又不懂说话是怎么弯弯绕绕的,所以弄出很多牵强附会来。跟令狐冲学怎么克制小人儒封面新闻:一提到世说新语,很多人都会想到嵇康那些人的行为艺术。但对其了解仅仅限于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只停留在标签化印象?张一南:北大教会了我一件事,就是“兼容并包:对于自己没见过的人和事,先不要忙着挖空心思去嘲笑去否定。不如花同样的精力,试着去了解去理解。当你标签化一个古
5、人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是你这样就打败了他,而你不想成为他,也不想跟他光明正大地竞争。当然,试着成为古人,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看见嵇康、陶渊明,说人家一句“哈哈这是个养活不了自己的疯子“,这是很容易的,一点都不难,其实是无能的表现。能变成嵇康变成陶渊明,才说明有本事。封面新闻:当下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不在少数。对“国学”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国学”或者“传统文化”的?张一南:我自己不喜欢“国学”这个词,但如果你管我搞的东西叫“国学”,我也会答应着。在我看来,如果接受一个不太离谱的叫法,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我,那也没什么不好。我喜欢说的词是“传统文化”。“文化”就是“本来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张一南 试着理解古人是需要能量的 北大 中文系 80 教师 张一南 理解 古人 需要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