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
《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技术一、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概述1 .术前评估的意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心血管并发症一样常见,不仅造成死亡率的升高,还延长住院时间。术前评估和进一步检查(肺功能)的目的在于识别不宜手术或高风险的患者,并通过围术期的优化治疗来减少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呼吸系统合并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呼吸道感染、间质性肺病与肺血管疾病。2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患者因素包括术前存在的呼吸系统疾病、吸烟、肥胖、年龄6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和ASAIl级以上。手术因素包括急诊手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大血管手术、头颈部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全
2、身麻醉和全身麻醉时间过长(2.5h)。低蛋白血症也是危险因素(白蛋白V3.5gdl)术前呼吸困难程度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关。根据患者平地行走的情况将呼吸困难分成5级:0级以正常速度平地行走无呼吸困难;I级想走多远就能走多远;II级行走受限,走12个街区需要休息;III级稍微用力就呼吸困难;IV级休息时也呼吸困难。IV级呼吸困难的患者开胸手术后死亡率高达56%O腹部手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7个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肺功能提示呼气相异常,FVC%+FEV1FVC%150%,FVC20mlkg,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后FEVl/FVC48h或需要重新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多变量风险指数模型包括7个独立危险因
3、素:手术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腹主动脉瘤、开胸手术、神经外科手术、上腹部手术、外周血管手术、颈部手术、急诊手术);低白蛋白血症;BUN升高;生活不能自理;COPD和高龄(270岁)。2007年,美国外科医生协会NSQIP的预测术后呼吸衰竭风险模型则包括5个独立危险因素:手术类型、急诊手术、生活不能自理、脓毒血症和ASA高分级。术后肺炎的高危因素同上,还包括全身麻醉、输血、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与吸烟饮酒史。3 .减少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措施吸气肌强化锻炼能减少CABG术后肺部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术前针对呼吸系统的治疗措施(包括戒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药、体位引流、胸部理疗或超声雾化)
4、能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呼吸系统相关的并发症。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但只有戒烟8周以上才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被动吸烟的儿童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荟萃分析表明麻醉方法和疼痛控制能改善术后呼吸系统预后。区域阻滞能减少肺炎、呼吸抑制的发生。对儿童预防性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并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麻醉处理(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麻醉中最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男性多于女性,与吸烟有关。肺功能显示呼气受阻是主要特点。病理改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破坏、肺弹性缺失与小气道闭合。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是:至少连续2年,每年持续
5、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以支气管痉挛为主的患者喘息明显,称作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感染诱发支气管痉挛,肺内分流增加,出现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导致慢性二氧化碳潴留。肺气肿的定义:末梢支气管远端肺泡破坏,肺过度充气和扩张。肺泡毛细血管被破坏,导致肺高压。有些患者出现肺大疱。CoPD的危险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粉尘职业暴露与遗传因素,如I-抗胰蛋白酶缺乏。(二)麻醉要点1 .术前准备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不能可靠预测非胸科手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对接受非胸科手术的COPD患者术前行肺功能检查仍存争议。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能用于预测肺切除后的肺功能。麻醉前需要实施肺功能检查的指征包括:吸空气时有
6、低氧血症;血气中碳酸氢盐33mEqL或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有呼吸衰竭病史;拟行肺叶切除;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严重呼吸急促;难以根据临床表现评估肺功能;需要肺功能检查鉴别呼吸疾病的性质;确定支气管扩张药的反应;可疑肺动脉高压。严重CoPD患者还应通过临床检查与超声心动明确右心室功能。术前戒烟可降低COPD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停止吸烟12h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水平就开始下降。肝酶功能在戒烟6周后恢复正常。2 ,术中麻醉麻醉选择以外周神经阻滞或区域阻滞优选。神经阻滞可辅助小剂量滴定镇静药,但应避免镇静药引起的通气抑制。椎管内麻醉平面不宜超过To避免麻醉平面过高造成的呼吸抑制。全身麻醉中挥发性吸
7、入麻醉药快速入肺,具有支气管扩张效应。但地氟烷刺激呼吸道导致分泌物增多不宜用于COPD患者。笑气因空腔扩大效应可能导致肺泡或大疱破裂出现张力性气胸,因此应慎用。吸入麻醉药有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保护机制的效应,会加重肺内分流,因此麻醉时应提高吸入氧浓度。吸入气体湿化或采用低流量麻醉有利于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小潮气量(68mlkg)通气辅以低吸气流速可减轻肺泡内湍流形成,因而利于维持通气/血流比。低呼吸频率(68min)通气利于减少气体残留从而避免肺膨胀阻碍静脉回流。以下征象表明存在肺内气体残留:呼吸末二氧化碳曲线两次呼吸间基线不能维持,而是至下次呼吸前逐渐升高;呼气相二氧化碳不能到零;逐渐出现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并 呼吸系统 疾病 患者 麻醉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