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由英国医师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报道并系统描述。【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目前认为PD为多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年龄老化PD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少见,而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提示老龄可能与发病有关。当黑质神经元细胞减少至15%50%,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80%以上时,PD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正常情况的年龄
2、老化只是PD的促发因素。2 .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等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3 .遗传因素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10%左右的PD患者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受到严重损坏,多巴胺生成明显减少,使得纹状体失去抑制性作用,而乙酰胆碱的兴奋性则会相对增强,从而出现PD症状。【临床表现】(一)发病情况(1)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2)起病隐匿,发展缓慢。(3)首发症状多为震颤,其次为步行障碍、肌强直和运动迟缓。(4)症状常由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对侧下肢
3、。(二)临床症状与体征1 .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从一侧上肢开始,呈现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运动。具有静止时震颤明显,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入睡后消失等特征,故称为“静止性震颤”;随着病程的进展,震颤可逐步扩展到下颌、唇、面和四肢。2 .肌强直表现屈肌和伸肌张力同时增强,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强,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称铅管样肌强直;多数患者因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这是由于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3 .运动迟缓患者随意动作减少、主动动作减慢,多表现为起始动作困难和动作执行困难、缓慢,如起床、
4、翻身、方向变换等动作均有困难;面肌强直使面部表情呆板,笑容出现和消失缓慢,瞬目动作减少等造成“面具脸”;手指精细动作(如系鞋带、裤带等)难以完成;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写字过小征、4 .姿势步态异常由于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患者站立时呈特殊屈曲体姿,迈步时身体前倾,行走时步距缩短,上肢协同摆动次数减少或消失;到晚期,患者有时行走中全身僵硬,不能动弹,称冻结现象;行走常见碎步、往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步,呈现慌张步态、5 .其他常见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多汗、流涎、皮脂腺分泌亢进等。部分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和(或)抑郁症。15%30%的患者在晚期可出现智能障碍。【辅助检查】1 .血、脑脊液检查
5、常规化验一般无异常,若血常规明显升高,应考虑存在感染。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HVA)含量可降低。2 .影像学检查CT、MRI检查无特征性改变,PET或SPECT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3 .基因检测DNA印迹技术、PCR.DNA序列分析等对少数家族性PD患者有一定的检测作用。【治疗要点】PD为进展性疾病,若不及时诊治,可因严重的肌强直和继发性关节强硬等迫使患者长期卧床而并发肺炎、压疮等,甚至危及生命,故应及时治疗。(一)药物治疗早期PD无须药物治疗,当疾病持续进展继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引起患者明显的苦恼时,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目前临床上以替代性药物如复方左旋多巴和抗胆碱药
6、物治疗为主。1.抗胆碱能药物拮抗黑质和纹状体内过多的乙酰胆碱,协助维持纹状体内递质平衡,对震颤和强直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适用于震颤明显的年轻患者。常用药物有苯海索(安坦)、东蔗若碱等,4 .金刚烷胺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其再吸收,对帕金森病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均有改善作用。可与左旋多巴等药合用,增强疗效。5 .复方左旋多巴至今仍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对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常用药物为多巴丝解(美多巴;左旋多巴/苇丝掰)。6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直接激动纹状体,产生和多巴胺相同作用的物质,从而减少和推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常用药物有普拉克索和叱贝地尔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帕金森病 患者 护理 常规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