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docx
《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为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每个学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亲情化、全方位指导和服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育人新模式。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搭建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和高效的实践载体,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模式。一、组织领导:1、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宋振江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协调组织活动开展。2、制定计划。学期初各教学处依据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制定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对本学期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计划要注重
2、实效。3、组织实施。学校领导小组要分级包干深入年级参与活动,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傅永臻副校长包靠初三,潘士伟副校长包靠初二,马淑娟副校长包靠初一。4、总结提升。学校每学期要对本学期的全员育人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二、工作原则1 .全员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导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关注待优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指导中档学生学有所长,长足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2 .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
3、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3 .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4 .重点关注原则。针对“八类学生”一一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一一重点做好导师与学生的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5 .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承认学
4、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的思想。6 .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现学生优点、成绩,鼓励学生进步,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导师职责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五导”策略,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创新启智,并把“五导”策略作为导师的基本职责。1、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取;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全员 育人 导师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