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异同分析.docx
《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异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异同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直流炉与汽包炉的异同分析直流炉与汽包炉最主要的区别在于:1.直流炉没有汽包,工质一次通过蒸发部分,即循环倍率k=l;而我们三十万的控制循环汽包炉的循环倍率k在310之间。2、直流炉在省煤器、蒸发部分和过热器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分界点,水在蒸发受热面中全部转变为蒸汽。控制循环汽包炉因为有汽包的存在,使得汽刨各省煤器、蒸发部分和过热器分割开,并使蒸发部分形成密闭的循环回路,三者相对独立。3、沿工质整个行程的流动阻力,均由给水泵来克服。由于这些根本差异,导致直流炉和汽包炉在运行调整方面诸多不同。下面我试着结合几个具体问题对此进行分析:一、汽水膨胀1、原理分析对于汽水膨胀,可能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个是认
2、为汽水膨胀是炉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上升,水的密度变小,比容增大,导致扩容膨胀;另一个误区是认为由于虚假水位引起。其实汽包炉的汽水膨胀原因是:锅炉点火后,随着燃料量的增加,水冷壁内工质温度逐渐升高,直到某一点形成蒸发点,产生蒸汽。由于汽水比容差异巨大,造成此处工质体积膨胀,局部压力升高,加速推动蒸发点以后的工质流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水或汽水混合物挤出水冷壁,从而使水冷壁出口流量远大于入口流量。这才是直流炉的汽水膨胀,是短暂而剧烈变化的过程,而水温变化引起的膨胀是长时间缓慢变化的。也不同于虚假水位,虚假水位是由于压力波动,导致炉水饱和温度变化引起的。2、影响因素影响汽水膨胀的主要因素有启动压力、给
3、水温度、锅炉蓄水量、燃料投入量和吸热量分配。3、危害(1)、汽水膨胀可能导致分离储水箱满水,引起过热器进水或者锅炉MFTo由于汽水膨胀过程短暂,只有几十秒钟,并且直流炉没有汽包这样大容量的储水器缓冲吸收,导致分离器储水箱水位急剧上升。(2)、汽水膨胀容易导致水冷壁各部分膨胀不均匀,挤压变形。4、应对方法(1)、锅炉点火后燃料投入率应该平稳缓慢;(2)、发生汽水膨胀时应该加强WDC阀、水位的监视。WDC阀投入自动,加强排水。自动调整不过来抓紧时间手调。此时减少给水流量基本没有效果。(开大BR阀容易引起给水波动)。(3)、度过汽水膨胀期后,要记录锅炉各部位膨胀数据。二、直流炉干态转湿态干湿态转换过
4、程,最能体现出直流炉和汽包炉的区别,是循环倍率K值大小的直观体现。同时,干湿态转换也是直流炉的一大操作难点。1、干态转湿态原理直流锅炉启动时,要求有保护水冷壁的最小流量(以保证质量流速),也就是启动流量,我厂设计为30%BMCR,约为830T/H。从理论上说,只要锅炉产汽量小于830T/H,就会有剩余的饱和水通过汽水分离器排入储水箱,汽水分离器处于有水状态,即湿态运行,此时锅炉控制方式为分离器水位及最小给水流量控制。当锅炉燃烧率逐渐增加,使负荷上升等于或大于30%MBCR时,给水流量与锅炉产汽量相等,锅炉进入直流运行方式,汽水分离器内已无疏水,进入干态,汽水分离器变为蒸汽联箱用。此时锅炉控制方
5、式转为中间点温度及给水流量控制。由于直流锅炉的过热蒸汽温度与给水流量有密切关系,转态过程中如果控制方式转换得不好,将会造成汽温剧烈变化。升负荷过程中,分离器从湿态向干态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对湿、干态转换过程图的说明:A、第一阶段I,保持最小给水流量30%BMCR,燃料量逐渐增加,分离器出口饱和蒸汽也随之增加,疏水量逐渐减少,过热器入口蒸汽燃值增加。B、第一点,水冷壁出口蒸汽焙值达到饱和温度,即蒸汽干度为1,此时饱和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分离器水位逐渐下降,直至无水,汽水分离器仅起到通道作用。C、第二阶段11,给水流量仍然保持25%BMCR,随着燃料量进一步增加,汽水分离器中蒸汽逐渐过热,过热器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流 汽包 异同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