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docx
《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患,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一般40岁以上的成人收缩压应在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在90毫米汞柱以内。但是,收缩压的标准可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年龄增长10岁,收缩压应增高1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的正常标准则不随年龄而变异(凡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不论他的收缩压多少,均应列为高血压)。高血压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症状性高血压可由内分泌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肿瘤等)、脑内疾病(如脑瘤、脑创伤等)、血
2、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症等)、肾脏疾病(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症)等所引起。高血压病多因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机能活动素乱,皮层下部的血管舒张收缩中枢形成固定兴奋灶,全身小动脉持久痉挛,各器官缺血,尤其是肾脏缺血,引起一系列体液变化,以及小动脉硬化等因素,使血压恒定性增高。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与肝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或痰湿壅盛有密切关系。“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如忧郁恼怒,肝阴暗耗,郁结化热,热冲于上,而为风阳上扰;肝肾两脏,相互资生,肾水干乏,不能养肝,而致阴虚阳亢;阴虚过极,可以及阳,而致阴阳俱虚。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在140川O毫米汞柱
3、以上,同时伴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慌、手指发麻、面红、烦躁、失眠等症状。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一般可分以下三型:(一)风阳上扰:头痛眩晕,面赤目红,烦躁多怒,口苦咽干,小便黄少,舌质红,脉弦数有力。治宜清泻肝热。处方:龙胆草12克,桅子10克,草决明30克,白芍30克,生地20克,泽泻20克,白术20克。水煎服。(二)阴虚阳亢: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遗精,舌质暗红,脉弦细。治宜育阴潜阳。处方:生牡蛎30克,怀牛膝15克,桑根30克,白芍30克,玄参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麦冬20克,天麻10克,钩藤20克(后下)。水煎服。(三)阴阳俱虚:头痛眩晕,目糊耳鸣,口干,失眠,
4、自汗,肢冷,腰腿酸软,夜间多尿,舌暗红,脉弦细。治宜滋肾阴,补肾阳。处方:附片15克(先熬),熟地30克,泽泻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山药20克,黄苓15克。水煎服。单方验方:杞菊地黄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罗布麻叶30克,煎水代茶饮(一日量)。菊花30克(一日量),煎水代茶饮。龙胆泻肝片,每次服10克,日服二次。丹参片,每次服10克,日服二次。向日葵盘(去籽),水煮成膏,制成蜜丸,每丸重10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3次。杜仲皮15克,水煎服。芹菜汁、蜂蜜各等量。上药混合,口服,每次服40毫升,每日服3次。海蛰124克,羊养372克。将海萤洗漂,羊养洗净不去皮,用水IOOO毫升,煎
5、煮至250毫升左右,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桑叶15克,菊花15克,地龙15克,钩藤45克,草决明80克,川牛膝30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1.宜练太极拳。科学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病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太极拳是在气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流派的拳术演化酝来的。它巧妙地融合了气功与拳术的长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我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锻炼。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或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血压骤然增高,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而练太极拳对高血压病患者却是非常适宜的。太极拳的具体锻炼方法请参考有关专门书籍。2.应常作“气健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中医中药 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