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目标。在此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成为新常态。所以,做好教学设计对落实核心素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呢?一、明确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了适应此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和和关键能力。随着中国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通过学习新课标,我们能够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每一项核心素养还有具体的内容要求。教师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二、确立教学目标首先我们要明确课程目标的含义及作用、课程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关系、课程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呈现形式,再通过案例来展示如何确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和落实,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的设计与操作,提供总体方向和依据。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呈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的“三维
3、目标”形式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整合呈现,这种变化,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在“三维目标”导向阶段,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更加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很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核心都是知识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背景和前提,这就对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迫切要求,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探索。那么怎样将课程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呈现呢?当前最常见的方式是在教学设计中撰写教学目标。过去我们的教学设计以“三维目标”的形式呈现,但是新课标中将“三维目标”整合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参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之后普通高中教学设计
4、呈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我们发现有三个要素要予以考虑:核心素养要素、教学主题、教学情境和话题。结合初中阶段新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概况来说,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为“素养类目:以话题,讲主题,育素养细目”。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为例,先在课程标准中找到素养类目,再结合教学提示(话题),讲主题(内容要求),育素养细目(核心素养具体内容)。政治认同:通过对议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各民族相互尊重的重要性,讨论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形成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自觉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核心 素养 初中 道德 法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