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docx
《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
2、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
3、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四)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三、工作途径(一)推进知识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个学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案例教学、体验活
4、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二)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普及,每年5-6月和10-11月集中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和新生主题教育月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拓展传播渠道,根据我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相融合,在依托校报、广播、书刊、宣传栏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网站等网络媒体,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强化家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 实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