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docx
《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廉政风险反贪工作一、农村干部的主要廉政风险点(一)涉农资金多头管理,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涉农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多、投资分散,难以形成监管合力。涉农专项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级管理、分配涉农专项资金的部门还涉及发改、扶贫、农业、水利、国土等主管部门也层层对口下拨资金,形成资金渠道多、投入分散,多头管理,且大多以“条条”管理为主,项目交叉重复投资现象严重。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不仅投入重复,使用分散,而且造成管理成本增高,多个部门都管又没有一个部门真管,造成了监管真空,给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如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某,在担任
2、本县某村书记和村主任期间,于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利用北京市政府对山区生态林管护进行补偿之机,伙同该村现金会计师某某,克扣生态林管护补偿资金75100元予以私分。从办案中分析,三人的作案手段特别简单,就是采取虚报管护员人数,将其亲属报为管护员,从中贪污管护林款,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此款项是属于林业部门下拨,由镇有关部门发放和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管护款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回访,只是报多少认可多少。(二)群众知情权没能充分保障,在成为职务犯罪隐患的同时也极易引发村民上访村务公开工作市县都有相应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各种费
3、用的收支及村民普遍关心并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应当逐项逐笔公布。同时也规定了要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应当说从制度上来说比较完备,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制度设计中的缺陷:1)公开的主体是村委会,自己公开自己的帐目,难免出现选择性公开,虽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但监督的程序不具体;(2)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刚性的规定;(3)在实际执行中各村大不相同,一般是上墙公布,还有诸如本县某村的定期“晒帐本”接受群众质询等方式,公开的内容不少,但不能反映收支全貌,因此使公开的效力大打折扣,4.目前新农村建设资金及其它惠民资金多样化,使部分村两委
4、人员利用这一漏洞贪污,如我院办理几起起贪污护林款案中,按规定护林款发放情况是要公开的,但有关人员虚报护林员人数,并没有将其虚报的部分公开,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另外,村务不公开还或公开不够,还会引起群众误解,造成上访甚至专群体访,如我院近年来办理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中,有很多经查并不属实,但是由于村务不公开,引起村民误解进而引发上访。(三)农村基层组织内部监督制度不落实,造成窝案突出有些职能虽然制定了许多关于资金使用与监管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有些方面考虑欠妥当和不周全,设计也过于原则,导致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其结果就是要么变通执行,特别是农村干部之间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组织 人员 廉政 风险 调查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