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制造强省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方案.docx
《夯实制造强省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制造强省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夯实制造强省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方案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重构。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培育新经济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环境(一)十三五发展情况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力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定不移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制造业生态体系更趋完备,数
2、字化发展全面提速,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1、规模总量稳居前列十三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五年持续增长,2020年达到231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1.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7.2%o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3万亿元、利润4283亿元,其中制造业分别实现7.59万亿元、3907亿元。县域工业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14个县(市)、”个区入围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地图百强。2、动能转换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2110万吨,整合转移和淘汰炼油产能4000万吨以上,推动落实1936万吨粗钢产能转移计划,转移电解铝产能241.4万吨,退出焦化产能2800万吨,压减合成氨产能
3、147万吨,退出轮胎产能折标胎2200余万条;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关闭退出不达标化工生产企业2069家、危化品仓储经营企业168家,化工企业入园率由不足20%提升至34虬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7万余个,完成技改投资超过4万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世界铝谷、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至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9%、25.7%和34%o3、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截至2020年,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53家,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工业设计中心24
4、家,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5家、工业设计中心340家。十三五期间,年均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4000项以上,高热效率柴油机、大型冲压机床、己二庸制备、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一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技术实现突破,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等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1%,较十二五末提高12.6个百分点。4、数字赋能持续深化截至2020年,累计开通5G基站5.1万个,实现设区市主城区全覆盖;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平台获批建设,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成为全国重要的跨行业跨领域
5、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达到22.6万家。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近20%,其中软件业务收入5848.5亿元。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率分别达到82.3%和55.7%,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82和13.6个百分点;企业发展水平达到62.4,较十二五末提高12.93o5、市场主体实力增强截至2020年,市场主体达到1185.8万户,较十二五末增加近570万户,其中民营主体比重超过98%;中小企业达到360万户,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68家,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09家;5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76家企业
6、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13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1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34家、瞪羚企业709家、独角兽企业13家、新跨越民营企业20家。6、工业能耗大幅降低截至2020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为75.6%,较十二五末降低3.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76.8%,较十二五末降低3.6个百分点。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比2015年减少4100多万吨。尽管十三五期间我省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精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重化工业占比大、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的结构
7、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人才支撑不足,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集聚发展水平不高,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尚未有效形成。四是传统要素制约加剧,腾挪发展空间的难度越来越大。五是数字化转型亟待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尚未有效发挥,构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制造业体系任重道远。(二)十四五形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奋力实现走
8、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制造强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1、面临的重大机遇一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科学技术加速迭代,人类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全球化可能放缓但不会停滞。二是凭借社会制度、治理效能、综合国力等显著优势,我国将有效汇集全球要素资源,成为中国制造从跟跑转向并跑再到领跑的重大机遇。三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大,未来空间广阔。四是我省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夯实 制造 产业 基础 能力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