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刺激与反应(教案).docx
《5.刺激与反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刺激与反应(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二单元健康与生活“健康与生活”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人体有感觉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之后,进一步认识人体器官的特点与功能,知道保护人体器官的方法。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活动,先引导学生认识人体感官受到某些环境刺激时的反应和“刺激与反应”的作用以及学习保护感官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认识脑的功能及学习脑的保护方法;最后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5.刺激与反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2 .能说出人体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方式具有趋利避害的作用。3 .能说出保护眼睛和鼻子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从人体与环境刺激之间
2、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 .能通过实验、讨论、阅读等方式获取人体受到环境刺激后会做出反应的信息。3 .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记录整理实验信息。4 .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的方法得出结论。5 .能用调查报告、幻灯片等方式表述保护感官的方法。科学态度1 .能对人体的刺激与反应表现出探究兴趣2 .能以实验现象为依据记录数据。3 .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护目镜、安全帽等科技产品会对人体感官起到保护作用。教学重点1 .能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2 .能说出人体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方式具有趋利避害的作用。教学难点1.能从人体
3、与环境刺激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3 .能通过实验、讨论、阅读等方式获取人体受到环境刺激后会做出反应的信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大头针、棉花(或耳塞)等。学生准备搜集感官防护用具和保护感官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眼罩、耳套、纸巾、钥匙、视力测试表、笔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和“应用与拓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出示:行人过马路时,有汽车、电动车经过时鸣笛的图片或者视频。2 .引导:当我们过马路听到车辆鸣笛声时,会怎么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呢?3 .提问:感官感知环境的刺激需要哪些条件?
4、受到刺激后,又会做出什么反应?(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研究人体对环境刺激产生反应需要的条件。(1)掌握方法。讲解:三个人为一组,一人为测试者,两人为被测试者。活动前被测试者都戴上眼罩,其中一人还要戴上耳套。活动开始,测试者从距桌面20厘米高处分别扔下一张纸巾、一把钥匙。要求被测试者听到声音后举手示意。注意事项:三人可轮流测试;活动要安静、有序。学生活动。学生按要求分组测试,教师巡视指导。(3)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讨论:被测试者能听到两种物体落下的声音吗?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耳朵要听到声音需要哪些条件。小结:我们要听到声音,需要有接收声音的耳朵及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刺激 反应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