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走向近代.docx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走向近代.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克里斯托夫哥伦布,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海滨城市热那亚,是一位纺织匠的大儿子。当时的热那亚是一个航海业兴盛的城邦,来往船只很多,哥伦布从小就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到了不少航海知识,还学会了绘制海图。十八岁时,他成了一名水手,到过英国、几内亚和冰岛等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马可波罗游记,从此他认为东方是“充满黄金和财富”的天堂。因此,他渴望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财富。当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提出了地圆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哥伦布对此深信不疑。他根据托斯堪内里的原理,绘制了一张地图,把印度画在了美洲的位置上,认为欧洲西海岸到印度大
2、陆不过五千英里。为了实现横渡大西洋远航亚洲的计划,哥伦布不断地游说各国给予支持,最终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答应资助他,给了他一笔钱。经过半年的准备,1492年8月3日拂晓,刚被封为海军上将的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南端的帕洛斯港扬帆出发了。哥伦布带领船员们,踏上了出海七十天来第一次遇到的陆地。上岸以后,大家高兴得泪流满面,跪在地上,抚摸着土地。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意为“救世主岛”,它就是现在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这时,船员们周围聚集起了许多土著居民,他们身体半裸,脸上涂着油彩,头上插着鲜艳的羽毛。土著人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这些白种人。哥伦布吩咐水手们把身上的玻璃项链取下套
3、在土著人的颈上。土著居民一见他们并无恶意,就取来了淡水和食物。哥伦布认定土著人是印度人,于是称他们为“印第安人”,也就是印度人的意思。这个错误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哥伦布饶有兴致地探索着岛上的一切,他尤其关心的是能否找到黄金。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一切灾难正等待着他。哥伦布的船触礁了,再也无法航行。哥伦布只好决定返航。他在岛上留下三十九名水手,为他们扎好营房,并留够一年的食物。1493年初,哥伦布和剩余的水手驾着幸存的两艘小船返航。途中,他们遭到了飓风的袭击,但是船只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海浪把哥伦布一行送到欧洲海岸。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的船队回到了西班牙。帕洛斯港人声鼎沸,鼓乐齐鸣,人
4、们簇拥在街道两旁,欢迎哥伦布的归来。哥伦布走在队伍的最后,在鼓乐声中向群众招手致意。这是哥伦布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刻。当他来到王宫,在国王和王后面前跪下时,国王和王后立刻让他坐在他们旁边,并让人把他的酒杯斟得满满的。后来,哥伦布又三次出海航行,又发现了加勒比海地区所有的重要岛屿,他还到过中、南美洲的一些海岸。只是,他的几次远航都没能找到梦寐以求的黄金。他后来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并且身染重病,卧床不起。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极度失意中离开了人世。令人遗憾的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他见过的土著人是印度人。后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仔细考证后指出,哥伦布到的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从未见
5、过的一块新大陆。于是,这块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叫“亚美利加洲”,即美洲。(故事编写整理:赵青)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十五世纪末,西方航海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远航探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寻找一条能够顺利到达“东方香料群岛”的新商路。1498年,达伽马由非洲南端到达印度之后,各国对东方的贸易竞争达到了高潮。1505年,葡葡牙派遣一支船队到东印度群岛建立贸易区。随船去的,有一位二十四岁的年轻葡萄牙士兵,他就是麦哲伦。麦哲伦是葡葡牙人,当他看到一些人从东方发财回来,非常羡慕,也想到东方去碰运气。他在东方参加了多次殖民地战争,曾三次负伤,成了跛子。麦哲伦在葡属东印度群岛一待就是八年,这既增长了他的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单元 走向 近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