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品最美唐诗-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docx
《蒙曼品最美唐诗-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曼品最美唐诗-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蒙曼品最美唐诗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红松学习课堂山水画与诗词,会有怎么样的碰撞?古人太会了!小程序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从今天开始,要和大家分享属于夏天的诗,第一首是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来自红松古诗i司OO:0015:1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
2、故人,中宵劳梦想。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朋友肯定清楚,一年四季里头写春天和秋天的诗多,写夏天和冬天的诗少。这个多和少到底是怎么样的比例呢?我虽然没有精确统计过,但大体感觉差不多应该是85%比15%的样子,甚至比例还要更大。那为什么诗人都愿意伤春悲秋呢?我想首先是因为这两个季节转换特别明显,你看春天树叶绿了,秋天树叶黄了,这不就是生命的轮回嘛,当然会给人很深的感慨。相反,夏天也罢,冬天也罢,它都更像是春秋的加强版,给人的印象就没那么突出。另外呢,春秋两季天气不凉不热,正适合出行,所以诗人们是春日临水,秋日登山,游性大发的同时也诗兴大发,好诗自然就喷薄而出。再加上趁着春秋两季出远门的人也多,光是送别诗
3、就数不胜数。这样一来,春花秋月也就成了古典诗词的主旋律。相反,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大家都藏在屋子里,整个人都不活跃,大概诗兴也就没那么活跃了吧。不过呢,不活跃也有不活跃的好处,就是能静下来体味,静下来思考。这样一来写夏天的诗,往往就有一种禅意。比方说我们今天要讲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如此。先说题目夏日南亭怀辛大,南亭是什么呀?南亭就在孟浩然家乡襄阳的幌山,是城郊的一座亭子。那“辛大是谁呢?辛大应该就是辛鄂,是孟浩然的一个乡亲,孟浩然没少给他写过诗。孟浩然一生布衣啊,没有别人那样的宦游经历,接触的人也少,大部分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他的诗大多数就是写眼前景、身边人。不像李白,一会儿是望庐山,一
4、会儿是蜀道难,一会儿写英雄,一会儿写神仙。孟浩然没有那么大气磅礴,可是话又说回来,画鬼容易画人难呐。能把小场景、小人物、小心情写好,其实需要大本事。那么咱们就来看看,孟浩然怎么写这么一个普通的亭子,这么一个普通的夏日,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先说前两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很显然,这个南亭一定是依山傍水而建,所以身在南亭既能看见水,又能看见山。那诗人到底看见什么了呢?他看见夕阳一下子就落到山的那一边儿,他又看到一轮素月从池塘上缓缓升起,这就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啊。这两句诗没有丝毫雕琢,就像陶渊明的诗那样自然,那样清淡,即时即景,脱口而出。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算是自然呈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日南亭怀辛大 蒙曼品最美 唐诗 浩然 夏日 南亭怀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