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2.ppt
《第3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2.ppt(2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第3章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高层建筑结构荷载3.1 3.1 恒荷载及楼面活荷载(竖向荷载)恒荷载及楼面活荷载(竖向荷载)3.2 3.2 风风 荷荷 载(水平荷载)载(水平荷载)3.3 3.3 地震作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水平荷载)3.3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或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现象。其它原因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现象。1地震的类型地震的类型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地震。v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由于火
2、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v陷落地震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和崩塌而造成的地震;和崩塌而造成的地震;v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前二种地震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而前二种地震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而后一种地震的破坏力大后一种地震的破坏力大2 2、常用术语、常用术语(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释放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能量多少)的尺度。目前,国际上比较通
3、用的是里氏里氏震级震级,其原始定义为,其原始定义为1935年由里克特年由里克特(Richter)给出,给出,即地震震级即地震震级M为为M=logA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有关,震级每差一级,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有关,震级每差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将差地震释放的能量将差32倍。倍。微震微震小于小于2级的地震;级的地震;有感地震有感地震2-4级地震,人能感觉到;级地震,人能感觉到;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破级以上地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坏;强烈地震强烈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级以上的地震。(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
4、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v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震级只有一个;v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v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就称为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就称为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分成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分成12度的地震烈度表。度的地震烈度表。v基本烈度:基本烈度: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它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土条件它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
5、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也就是由国家地震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也就是由国家地震局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局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v设防烈度: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时采用的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时采用的烈度。3、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GgaGamFaaE惯性力建筑物加速度地面加速度地面运动地震0二、地震作用的特点1 1间接性间接性不是直接作用在建筑物上。不是直接作用在建筑物上。2 2复杂性复杂性地震波的影响多,运动不规则,是复杂地震波的影响多,运动不规则,是复杂的三维振动。的三维振动。3 3随机性随机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大小难以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
6、大小难以预测。4 4与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有关与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有关。5 5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有关。有关。三、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三、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用定量方法估计地震反应,采取合理用定量方法估计地震反应,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承载能的构造措施,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承载能力。力。1、抗震设防的范围:、抗震设防的范围:6度度9度地区(低于度地区(低于6度可不设度可不设防,高于防,高于9度应专门研究)。度应专门研究)。2、抗震设防的目标抗震设防的目标三水准要求:三水准要求:所谓的
7、三水准抗震目标,可简单的概括为:所谓的三水准抗震目标,可简单的概括为:v小震不坏;小震不坏;v中震可修;中震可修;v大震不倒。大震不倒。3、抗震设计的方法抗震设计的方法两阶段设计方法两阶段设计方法我国抗震规范要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两阶段我国抗震规范要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两阶段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两阶段设计法步骤是:两阶段设计法步骤是:(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小震强度:小震强度:对绝大多数建筑结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要求,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要求,即采用第一即采用第一水准水准(多遇地震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按反应谱理论计算的地震动参数,按反应谱理论计算
8、地震作用,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位移,并用极限地震作用,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位移,并用极限状态方法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状态方法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达到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的要求。(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大震变形:大震变形:对于重要建筑或有对于重要建筑或有特殊要求时,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特殊要求时,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罕还要进行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遇地震(大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的弹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结构 荷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