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装配体设计.ppt
《第6章装配体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装配体设计.ppt(2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6章 装配体设计l 装配体设计有2种设计方法:自下而上设计方法和自上而下设计方法。l 通常使用的装配方法是自下而上装配方法,即将已绘制完成的零件插入到装配体文件中,形成装配体。l 装配体的零部件可以包括独立的零件和其它装配体,装配体文件中的装配体称为子装配体。l 6.1 装配体基本操作l 要实现对零部件进行装配,必须首先创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本节介绍创建装配体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装配体文件、插入零部件、移动零部件与旋转零部件。l 6.1.1 新建装配体文件l 零件设计完成以后,将零件装配到一起,必须创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新建装配体文件操作步骤如下:l(1)新建文件l 利用“文件”“新建”菜单命令
2、,或者或者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新建”图标按钮,此时系统弹出“新建SoildWorks文件”对话框。l(2)选择文件类型l 在对话框中选择“装配体”图标,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装配体文件。l 6.1.2 插入零部件l 要组合一个装配体文件,必须插入需要的零部件。插入零部件的操作步骤如下:l(1)执行插入零部件命令l 利用“插入”“零部件”“现有零件/装配体”菜单命令,或者单击“装配体”工具栏中的“插入零部件”图标 。l(2)设置属性管理器l 系统弹出“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保持可见”按钮图标 ,用来添加一个或者多个零部件,属性管理器不被关闭。l 单击属性管理器中
3、的“浏览”按钮,此时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其中选择需要插入的文件。l(3)插入零件l 单击对话框中的“打开”按钮,然后左键单击视图中一点,在合适的位置插入所选择的零部件。l 继续插入需要的零部件。零部件插入完毕后,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确定”按钮图标 。l 6.1.3 移动零部件l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只要前面有“()”符号,该零件即可被移动。移动零部件的操作步骤如下:l(1)执行移动命令l 利用“工具”“零部件”“移动”菜单命令,或者单击“装配体”工具栏中的“移动零部件”图标 。l(2)设置移动类型l 系统弹出“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需要移动的
4、类型,然后拖动到需要的位置。l(3)退出命令操作l 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确定”按钮图标 ,或者按键,取消命令操作。l 在“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中,移动零部件的类型有5种类型,分别是:自由拖动、沿装配体XYZ、沿实体、由三角XYZ与到XYZ位置。l 1自由拖动:系统默认的选项即是自由拖动方式,可以在视图中把选中的文件拖动到任意位置。l 2沿装配体XYZ:选择零部件并沿装配体的 X、Y 或 Z 方向拖动。视图中显示的装配体坐标系可以确定移动的方向。在移动前要在欲移动方向的轴附近单击。l 3沿实体:首先选择实体,然后选择零部件并沿该实体拖动。l 4由三角XYZ:在属性管理器中键入移动三角XYZ的范
5、围,然后单击“应用”按钮。零部件按照指定的数值移动。l 5到XYZ位置:选择零部件的一点,在属性管理中中键入X、Y或Z坐标,l 然后单击“应用”按钮。所选零部件的点移动到指定的坐标位置。6.1.4 旋转零部件l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只要前面有“()”符号,该零件即可被旋转。l 旋转零部件的操作步骤如下:l(1)执行旋转命令。l 利用“工具”“零部件”“旋转”菜单命令,或者单击“装配体”工具栏中的“移动零部件”图标 。l(2)设置旋转类型l 系统弹出“旋转零部件”属性管理器。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需要旋转的类型,然后根据需要确定零部件的旋转角度。l(3)退出命令操作l 单击
6、属性管理器中的“确定”按钮图标 ,或者按键,取消命令操作。l 在“旋转零部件”属性管理器中,移动零部件的类型有3种类型,分别是:自由拖动、对于实体与由三角XYZ。l 1自由拖动l 选择零部件并沿任何方向旋转拖动。l 2对于实体l 选择一条直线、边线或轴,然后围绕所选实体旋转零部件。l 3由三角形XYZl 在属性管理器中键入旋转三角XYZ的范围,然后单击“应用”按钮。零部件按照指定的数值进行旋转。6.2 装配体配合方式l 配合在装配体零部件之间生成几何关系。空间中的每个零件都具有3个平移和3个旋转共6个自由度。在装配体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相应的约束来限制各个零件的自由度,来控制零部件相应的位置。
7、l SolidWorks提供了两种配合方式来装配零部件,分别是:一般配合方式和SmartMates配合方式。l 6.2.1 一般配合方式l 配合是建立零件间配合关系的方法,配合前应该将配合对象插入到装配体文件中,然后选择配合零件的实体,最后添加合适的配合关系和配合方式。配合的操作步骤如下:l(1)执行配合命令l 利用“工具”“配合”菜单命令,或者单击“装配体”工具栏中的“配合”图标 。l(2)设置配合类型l 系统弹出“配合”属性管理器。在属性管理器中“配合选择”一栏中,选择要配合的实体,然后单击配合类型按钮,此时配合的类型出现在属性管理器的“配合”一栏中。l(3)确认配合l 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
8、“确定”按钮图标,配合添加完毕。l 从“配合”属性管理器中可以看出,一般配合方式主要包括:重合、平行、垂直、相切、同轴心、距离与角度等配合方式。下面分别不同类型的配合方式。l 1重合l 重合配合关系比较常用,是将所选择两个零件的平面、边线、顶点,或者平面与边线、点与平面,使其重合。l 2平行l 平行也是常用的配合关系,他用来定位所选零件的平面或者基准面,使之保持相同的方向,并且彼此间保持相同的距离。l 3垂直l 相互垂直的配合方式可以用在两零件的基准面与基准面、基准面与轴线、平面与平面。平面与轴线、轴线与轴线的配合。面与面之间的垂直配合,是指空间法向量的垂直,并不是指平面的垂直。l 4相切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装配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