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清廉之思.docx
《周敦颐的清廉之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敦颐的清廉之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周敦颐的清廉之思周敦颐(10171073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湖南营道(今道县)人,北宋理学家,理学鼻祖,享“道承孔孟,学启程朱”盛誉。周敦颐一生所任官职不高,但以清廉传世。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二周敦颐的清廉之思主要体现在他的著述里,养心亭记拙赋爱莲说等名篇及诗词作品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后世涵养清廉之风具有重要启示。养心亭记的内涵是禁止贪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周敦颐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现重庆市合川区)判官,在川共计五年。初到合州,发现无全州学府,读书氛围不浓,在乡绅张宗范的支持下,利用其私家花园开办州学。张宗范将州学所在地后面的小山命名为学士山,在山
2、顶修了一座八角亭,敬请周敦颐题名。周敦颐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挥毫写下“养心亭”三个字,并在此写下宋代理学名篇一一养心亭记:孟子日:“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静。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二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这里的“养心”即修养心性。周敦颐认为,修养心性不仅要节制欲望,而且不能有贪欲。没有贪欲,才能做到真诚、明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周敦颐
3、认为“养心”必须去掉那些不正当的、过度的欲望,这与孟子主张的“寡欲”一脉相承。拙赋的内涵是真诚谦虚。拙赋作于永州通判任上,全篇只有40字,加上序25字,总共65字。赋虽短,却意蕴深长: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J“巧”具有两重性,既可理解为“聪明能干”,又可理解为“虚伪奸诈二“拙”亦如此,既可理解为“真诚谦虚”,又可理解为“木讷愚蠢”。在拙赋中,“巧”指虚伪奸诈,“拙”指真诚谦虚。周敦颐以“拙”为荣,以“巧”为耻,为人守拙、为政守拙,看似孤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敦颐 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