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docx
《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原则、修复类型的划分与评价标准以及不同标准对应的修复方式及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XX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1.Y/T3179-2020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1.Y/T2786-2017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1.Y
2、/T1817-2009长江上游天然林类型划分与评价DB51/T2918-2022林木采伐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定株singling林分局部或整体幼苗幼树过密时,按照合理密度去除同一生态位的非目的树种和质量相对较差、长势相对较弱、没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林木,保留质量相对较好、长势较强、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林木,为保留木保留适宜生长空间的抚育方式。3.2 移植transplanting将附近天然过密的目的树种幼苗、幼树或同一立地区域天然林内采种培育的目的树种苗木移栽至林地内需要更新的地段,以达到促进森林自然更新演替的抚育方式。3.3 播种Seeding采集同一立地
3、区域天然林内目的树种的种子,通过点播、撒播、飞播等方式满足林地内更新需要,以达到促进森林自然更新演替的抚育方式。3. 4培土扶苗brushcuttingandweeding对林分内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在生长时节于根部适当范围进行松土围堰、垒土夯实的同时将其扶正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的抚育方式。3.5 林分改造standimprovement在目的树种培育方向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为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质量效益水平,通过科学采取间伐抚育、林下更新等技术措施,改善森林结构,改变森林演替进程,使森林结构趋于合理稳定的一种经营活动。3.6 林分改培standreconstruc
4、tion目的树种的培育方向发生重大偏差的情况下,以调整树种结构为主要目的,通过科学采取间伐抚育、林下更新等技术措施,改善森林结构,改变森林演替进程,使森林结构趋于合理稳定的一种经营活动。3. 7天然林修复naturaIforestrestoration根据天然林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以及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对天然林经反复破坏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疏林地、一般灌木林、迹地和有进一步培育希望的特殊灌木林以及有天然培育需求的人工林,科学采取修复措施,遏制并扭转其质量和功能下降趋势,促进其自然演替进程,全面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质量效益,形成稳定的多功能异龄复层混交林或地带性森林顶级群落的森林经营活动。4天然林
5、修复的原则a)坚持生态功能优先;b)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c)坚持天然林演替规律;d)坚持因林施策,科学修复。5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标准3.1 森林结构失调型林木生长正常,但主要因森林结构不合理,致使森林生态功能和质量不理想的天然次生林、疏林地、一般灌木林、迹地以及人工林。3.1.1 水平结构失调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为重度失调:a)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中,郁闭度0.4以下的幼龄林、中龄林;b)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中,郁闭度0.4以下且天然林更新等级中等以下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c)天然林反复破坏后形成的,完全依靠自然力恢复缓慢或困难的疏林地、一般灌木林以及迹地;d)自然进展演替缓慢
6、,覆盖度40%以下,分布较为均匀,有进一步培育前途的特殊灌木林;e)因老化连年枯死,难以维持稳定状态、覆盖度下降至40%以下,分布不均匀,防护功能持续下降的特殊灌木林。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为轻度失调:f)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中,郁闭度0.4-0.6之间的幼龄林、中龄林;g)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中,郁闭度0.4-0.6之间且天然林更新等级中等以下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h)自然进展演替缓慢,覆盖度40%-60%之间,分布较为均匀,有进一步培育前途的特殊灌木林;i)因老化连年枯死,难以维持稳定状态、覆盖度下降至40%-60%之间,分布不均匀,防护功能持续下降的特殊灌木林。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a)天然次
7、生林和人工林中,郁闭度0.6以上,群落结构不完整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b)人工林中,林下植被盖度低于30%的林分。1.1.3 树种结构失调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a)天然次生林中,郁闭度0.6以上,目的树种(典型建群乡土树种)株数比例30%以下或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功能相对低下的幼龄林、中龄林;b)郁闭度0.6以上,目的树种(典型建群乡土树种)株数比例30%以下或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功能相对低下的人工林。1.1.4 起源结构失调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a)经采伐破坏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中,郁闭度0.6以上,林木90%以上多代萌生、无培育前途的幼龄林、中龄林;b)天然次生林中,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林 修复 类型 划分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