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
《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冠肺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方案制定、流调队伍培训、现场疫情处置和技术指导等。2 .术语和定义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具有5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三)4种结构蛋白及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dRp)。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46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传
2、染源,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导致发热、乏力、干咳甚至肺炎等症状。2.2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2.2.1流行病学史(I)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周内
3、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2.2.2临床表现1.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2. )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4.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5. 4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
4、,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转阴前,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3.流调队伍建设包括组建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人员培训等内容。3.1 组建原则按照“分级分区、规范高效;快速响应,应调尽调”的原则组建省、市、区三级现场流调队和后备流调队,必要时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政府需求抽调人员扩充。3. 2工作机制低风险地区(防输入阶段)以各县(区)流调队负责本辖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市、省流调队负责流调质量控制;出现XX省本地病例
5、或聚集性疫情的中风险地区,可组XX(区)、市两级联合流调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省级流调队负责流调质量控制,根据疫情复杂情况由市级统一调配流调资源支持;出现社区传播和大范围传播的高风险地区,由省市、县(区)三级联合组建流调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并根据疫情扩散范围和复杂程度,由省级统一调配流调资源支持重点区和重大疫情处置。6. 3工作职责属地疾控流调队应对本辖区内流调工作和疫情处置的质量负主体责任;重点疫情、重点病例应采取首调负责制、确保调查质量和资料完整。市级流调队负责本市所有流调质控、流调报告审核及反馈;省级流调队负责全省所有流调质控、流调报告审核及反馈。7. 4流调队员培训(1)培
6、训方式:可采用远程视频、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线上学习、面对面教学等形式进行。(2)培训内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流调报告撰写、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调查中的应用、个人防护装备穿脱、特定场所消毒技术、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基本防护要求与操作流程等。8. 现场调查与处置8.1 调查方法:(1)收集大数据信息:被调查者活动轨迹复杂或回忆存在困难、配合度不好等情况下可通过大数据中心、公安、民政、铁路、民航等多部门收集数据,也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刷卡等记录验证病例活动史。(2)查阅资料:查阅病历资料收集病例基本情况、发病与诊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转归等。(3)访谈
7、: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视频、医院对讲机、现场走访等方式。配合度不好或特殊病例(婴幼儿、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等语言沟通困难人群、或病人已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时)可通过医生、亲人、同事或其他知情人调查、核实和补充。8.2 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疫情核实、调查前准备、现场调查、疫情控制与处置、密切接触者信息统计、追踪和管理、流调报告撰写等。4.2.1总体流程县(区)级疾控接到新冠肺炎病例及疫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调报告撰写,具体流程见图1。图1调查与处置总流程4.2.2疫情核实县(区)级疾控接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报告后,应第一时间进行信息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炎 现场 流行病学 调查 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