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docx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XX省安全生产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本办法所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
2、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三条事故隐患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四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负责、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实行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报、自改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将事故隐患排
3、查治理工作列入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新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加强对本辖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村(居)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有关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安
4、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和相关违法行为的,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立即组织核实处理。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立即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核实处理。对举报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为举报者保密。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职责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事故隐患登记、报告、整改、建档、监控等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并加强对落实制度的考核;(二)明确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
5、门(车间)、班组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三)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四)对从业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五)依据本行业、领域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七)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及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八)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
6、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工作制度;(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三)定期组织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四)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标准清单等,并督促执行;(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I,如实记录教育和培训情况;(三)指导
7、、督促和检查各部门(车间)、班组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并定期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四)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立项审核、评估认定、登记建档、实时监控、督导督办和验收确认;(五)对未按照规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有关部门(车间)、班组及其责任人员,依照职权查处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定期对下列事项进行排查:(一)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情况;(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运行以及人员履职情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三)存在危险(危害)因素的场所和区域的设施、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安全事故 隐患 排查 治理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