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x
《新时代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时代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集生态 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一体 的特殊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 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健康 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发展中医药工作的 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的意见(中发2019) 43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 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20) 7号)、 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市争创省经 济副中心总体规划、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
2、020 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药产业 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科学 规划我市中药材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 展,以2020年为基准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 年。一、发展现状(-)发展基础。地处省东北部,川渝陕结合部,辖7 个县(市、区)和高新区,辖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 人口 700万。生态环境优越,中药资源丰富,是道地药材适 宜生长区,素有“动植物基因库”和“秦巴药库”之称。境 内有野生中(草)药资源2386种,中国药典收载431种; 中药材种植品种89个,种植面积约70万亩,规模5000亩 以上的品种16个(种植品
3、种及区域见图1),是国家基层中 医药工作先进市和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 成乌梅、皮桔2个现代中药科技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厚朴、 黄柏、杜仲、白芷、百合等37个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有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1个。万源、达川、宣汉是省中药材 种植重点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公司、专合社、家庭农场、大 户和村集体等经营主体207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生产企 业7家,有中成药品种159个,形成了以地榆生白片、回生 口服液、熊胆眼药水、活力苏口服液、消炎片等为代表的产 品集群。(二)发展不足。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 较突出。中药材种植缺乏主导品种,规模化、规范化和科学 化不够;生产加工缺
4、乏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品牌培育不足, 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不足,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 低,全产业链未形成;专业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少,基地建设、种植模式、加工利用等环节缺乏科技支撑; 中药资源、种植、加工、制药、研发、流通等领域信息集成 不完整;毗邻地区行业竞争加剧、区域同质化竞争面临挑战, 产业发展难以支撑多元化市场特色需求。(三)发展机遇。中医药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党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习近平 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着力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医药发展 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
5、布了促进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更加彰显,得 到了普遍认可。中医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随着人 民群众健康理念、消费结构的变化,呈现出老龄化健康、全 龄化养生、差异化保健及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 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服务需求。数据显示,国内中药材市场规 模2022年预计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 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o新一轮中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 速到来,医药技术和生物科学不断取得新突破,新一代智能 化、自动化技术推动传统中药材生产流通和医疗服务模式深 刻变革,现代中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6、蓬勃兴起。这为中药 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十四五时期, 中医药将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千金方”。省委、省政府明 确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出台了 “川药振兴计划”, 把中医药产业纳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市委、市政府从政策支持、规划引领、组织机构等方面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 重要部署。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省 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川药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 新发展理念,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挥中 药材产
7、业区域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 质量为目标,实行高起点规划布局、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一 二三全产业链发展,切实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 会影响力,为我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 中心城市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宏观引导与职能部门服 务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规划引领、政 策激励、组织协调、能力建设和信息服务作用。发挥市场在 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 主体地位和功能。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握科技大势、抢占先机,直面 问题、迎难而上,盯紧产业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大科技 成果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有效
8、供给,推进中药材生产过程标 准化、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发展集约化、产品品牌化。质量优先,因地制宜。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保护、改善农业生 态环境,丰富和释放中药材道地影响力。坚持质量优先、因 地制宜和区域集约化原则,结合区域地理气候、土壤、水等 综合因素科学种植,采用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 药药间作等,充分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基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 据和云计算等,全面利用高效、高载药量的机械化、智能化 生产技术,升级中药材农业机械、中药制造设备和生产管理 模式,实现对生产过程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中药材 产业 发展规划 2021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