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我为你高兴.docx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我为你高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我为你高兴.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一一我为你高兴一、辅导主题欣赏同伴心理辅导二、辅导目标1 .通过辅导,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成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2.教给学生欣赏并鼓励他人的方法,会自我调节,从而解决内心冲突。三、辅导重难点本辅导课尝试通过辅导,孩子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铺设人际交往的桥梁。整堂课不但关注课堂辅导过程,也关注课前调查和课后效果,展现心理健康课的生成性和延伸性。教学重点:利用观看小品、写心理烦恼卡、写成功卡、祝贺他人等辅导活动,引导学生融情思考、分析原因,进行心理疏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把懂得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解决内心冲突,
2、学会欣赏并鼓励他人。四、辅导对象本辅导活动适宜小学三年级学生五、辅导准备调查问卷、小品视频、心理烦恼卡、心理烦恼解决卡、成功卡等六、辅导预设与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赞美他人,引入本课主题1.小游戏“我来夸夸你”: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夸一夸身边的同学,可赞美同学的任意一方面,如衣着、外貌、学习、动手能力等。2 .教师随机采访:你被别人赞美后的心情如何?你赞美别人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在平时与学生接触和课前调查中发现,孩子们对于赞扬他人虽是意在心中,却疏于行动。所以多次试教中,此环节都处于冷场状态,同学们看上去很茫然,不知道该夸谁?也不知该夸他什么?这是辅导前真实情况的展现,也体现了本次辅
3、导的必要性。我们引导孩子们用关注的目光看待同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用真心的祝贺行动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鼓励。(二)二看小品,联系学生实际,缓解心理烦恼1.一看小品片段,讨论观后感受观看小品的前半部分,小品前半部分内容简介:王凯平时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但经过努力,这次语文单元考试终于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下课后,同学们在教室内讨论着,有的说:“这次王凯真不错,考了高分。“有的说:“他平时这么差,会不会是偷看别人的?有的说:“我还考了94分呢,比他还高2分呢!老师竟然只表扬了他,没表扬我。”观看后讨论:小品中的这三位同学对王凯的进步分别持什么态度?如果你是王凯的同学,他平时学习成绩很差,这次突然取
4、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教师小结: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会有不同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3 .联系实际,教师反馈课前所做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出示课前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图表教师简单说明统计表:课前我们全班做了一张调查问卷,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统计结果图表。从统计结果图表上看,对于他人所取得的成功,咱们班的同学也有三种态度:A.鼓励;B.妒忌;C.不关注。教师再次强调: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产生不同态度都是很正常很普遍的反应。设计意图:辅导从小品入手,先让孩子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接着联系学生自身,出示课前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从旁观者进入到亲历者的状态
5、。课堂辅导前让孩子们做了辅导前测,调查孩子们对于他人进步的不同态度,这样能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对本班同学进行心理辅导。这里有个特别值得注意之处,就是教师应强调:“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会有不同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这是奠定辅导氛围的基础,教师不能再一开场就把孩子们曾经的想法定位于“这是错误的,心理辅导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完全是两回事,同时这样还会让孩子们处于紧张的情绪中,不利于后面内心矛盾的缓解。4 .二看小品片段,体验王凯内心感受。我们的这些态度对他人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来听听王凯的内心独白。继续看小品的后半部分:王凯的内心独白。(小品后半部分简介:王凯通过努力才获得好成绩,
6、可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后心里很难过,他的内心独白诉说了委屈、伤心之情。)体验王凯内心感受:你从王凯的话中听出他的心情了吗?你知道他为什么而难过吗?5 .联系学生实际,说出心理烦恼,讨论解决方案。联系学生实际,出示“心理烦恼卡”提示:书写并板贴“心理烦恼卡”:根据提示说说自己的心理烦恼,教师当场概括要点书写并在黑板上板贴“心理烦恼卡”。小组讨论解决方案:五个小组每一小组认领黑板上的一张“心理烦恼卡”,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帮助解决卡片上的心理烦恼,同时以简笔画、文字等形式把解决方案写在长条形“解决卡”上,最后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讲述本组的解决方案并把“解决卡”板贴在烦恼卡上方。6 .运用方法解决小品中人物的
7、心理烦恼: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鼓励小品中的王凯,并劝解议论他的同学。设计意图:教师没有以教导者的状态出现,始终创设平和氛围,让孩子们放下心理包袱,更放松地进入辅导过程,辅导过程在平和、轻松地氛围下循序渐进。这个环节的辅导更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理烦恼。在解决这些心理烦恼时,教师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着来解决这些同学的心理烦恼。在这个小组讨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一次走进他人的心理世界,并在自己的内心中自觉完成了欣赏他人这一心理过程,在解决他人心理烦恼的同时也缓解了自己曾经漠视他人甚至嫉妒他人的内心矛盾冲突。(三)课堂实践,学习祝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 教育 活动 教学 设计 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