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制度.docx
《我国需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需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随着减排工作的深入,很多常规的减排措施已基本实施,减排空间压缩,减排难度加大。此外,目前的减排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实现,虽然行政措施见效快,但社会成本高,无法调动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加强行政监管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制度创新,综合利用市场、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综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全球性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以及各国实践,排放权交易制度成为一种实现减排的有效手段。开展排放权交易情况1991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中国16个城市进行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试点,1994年起又在其中6个城市(包头市、太原市、贵阳市、柳
2、州市、平顶山市、开远市)进行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1998年,太原市通过了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成为中国第一部包括排污权交易的总量控制地方法规。2002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开展“推动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的研究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山东、山西、江苏、河南、上海、天津和柳州等7个代表性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虽然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规定必须执行的量化指标,但随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中国站在负责任的大国立场上,于2009年11月提出了实现碳强度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要实
3、现排放的削减,并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掌握定价权与主动权,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开展碳交易机制势在必行。面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减排的严峻形势,认真总结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经验,建立健全包括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在内的排放权交易制度,以经济手段推动减排,己成为当务之急。一是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规范。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尚无有关国家层面的法律依据。法律上并未创设可用于交易的排污权概念,企业并未拥有所排放的污染物指标的产权。有人提出,排放权交易、排放许可证交易与行政许可法不一致,认为行政许可是不可交易的。因此,在国家法律层面对排放权的认定就成为迫切要求。二是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现行法规、政策的矛盾冲突。现行的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建立健全 放权 交易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