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2022版.docx
《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2022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2022版一、背景介绍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它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纠正酸碱失衡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医务人员为呼吸、代谢紊乱等急危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项目的检测指标已从传统的PH值、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扩展到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糖、血红蛋白、乳酸等多个检验项目。同时,动脉血气分析具有实时、快速检测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动脉血气分
2、析标本采集操作要求较高,在标本采集及送检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医务人员实施正确的病情判断及诊疗措施。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存在缺陷的血气标本,需要重新进行采集和检测,可能导致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患者身心伤害,增加医疗费用和成本。规范的采集操作可提升穿刺成功率及标本质量,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风险,减少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提升我国成人动脉采血的规范化水平,北京护理学会组织护理,麻醉、检验、呼吸治疗等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我国临床实践,对本标准进行更新。本标准适用于需要采集动脉血评估通气、换气、氧合功能、酸碱状态和微
3、循环灌注状况的成人患者。二、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流程(一)采血准备1、环境准备:应选择温度适宜、光线良好的清洁环境进行穿刺操作。2、物品准备:2 .1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时,宜首选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如果对氯己定乙醇有使用禁忌,可使用碘酊、碘伏或75%酒精。3 .2纱布块、无菌棉球、无菌棉签等4 .3采血器具:宜使用含有冻干肝素盐或其它适当抗凝剂的自充式、高密度聚丙烯材质、一次性使用的动脉采血器。不宜使用普通肝素作为抗凝剂。5 .4医用手套、锐盒器、标本盒6 .5局部麻醉剂(必要时)、垫巾/软枕(必要时)7 .6冰袋或冰桶:如果标本无法在采集后30分钟内上机检测,应在04。C
4、环境下低温保存。8 .患者准备8.1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如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申请单等。8.2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体温、氧疗方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等。如氧疗方式或吸氧浓度改变,采血前宜至少等待2030分钟,已达到稳定状态。评估患者的血压,血压过低者采血前应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评估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创伤、感染、硬结、皮疹,破溃等,避免从以上部位获取标本。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穿刺股动脉。8.3 解释操作程序:穿刺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程序,并嘱患者平卧或静卧5分钟。9 .信息记录: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
5、、住院号、体温、氧疗方式、通气模式,吸氧浓度或吸氧流量、标本采集日期及时间等。(二)采血操作采血部位选择:选择采血部位时,应结合穿刺的难易程度、穿刺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引起组织损伤的风险进行综合判断。原则上应选择位置表浅、易于触及,便于穿刺、具有丰富侧支循环的动脉。1. 1梯动脉:1.1.1 血管特点和选用建议:槎动脉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梯动脉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误采静脉血。梯动脉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因此推荐梯动脉作为动脉采血的首选穿刺部位。1.1.2 适宜人群:楼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走行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
6、循环正常的人群。1.1.3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2cm),距手臂外侧0.5lcm,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梯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部方向移动O.5cm,动脉搏动最强处。1.1.4 注意事项:大部分正常人手部有来自于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但部分患者可能缺乏侧支循环,需做改良ALLen试验判断。1.2肱动脉1.2.1血管特点和选用建议:肱动脉直径较梯动脉粗,搏动点位于肘窝上2cm靠内侧,易触及,不受体位限制。但是,肱动脉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易与肌腱、静脉混淆,缺乏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容易滑动,不易固定。肱动脉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因此,不宜将肱动脉作为动
7、脉采血的首选部位。当梯动脉因畸形、疤痕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穿刺。1.1.2 穿刺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肘窝上2cm靠内侧);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周围0.5cm范围。1.1.3 注意事项:肱动脉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穿刺后压迫止血相对困难,形成血肿的几率高于梯动脉穿刺。肱动脉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若发生动脉栓塞,可造成前臂血运障碍。1.3 足背动脉1.3.1 血管特点和选用建议:足背动脉位置表浅,易于触及,但由于足背动脉较细且神经末梢丰富,且难以实施侧支循环检查,一般只作为以上两种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1.3.2 穿刺点: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动脉 血气 分析 临床 操作 实践 标准 2022
